編者按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將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2017年,中國環境報社開展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征文”活動,動員廣大政策研究者和專家學者為中國如何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如何進一步促進低碳發展和綠色轉型建言獻策。本版現刊登征文活動一、二、三等獎獲獎文章,以饗讀者。
協同推進碳減排與大氣污染治理
◆李國軍
近幾年,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大氣十條”出臺后,各地層層建立了目標責任制,形成了大氣污染治理的強力態勢。同時,協同效應形成,推動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政策在各地的執行,為推進碳減排提供了重要契機和全新驅動。
眾所周知,化石能源燃燒是溫室氣體最主要的排放源,也是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能源結構持續升級,我國能源需求剛性增長,碳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依然形勢嚴峻、任務艱巨。雖然二者的內在要求有所區別,但實現路徑有諸多一致之處,可以統籌推進、協同共治。為此,筆者認為,協同推進碳減排與大氣污染治理應著重解決4個問題。
首先是合力,政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面對我國多污染物共存、多污染源疊加的大氣污染現狀,無論是碳減排還是大氣污染治理,都是十分緊迫的任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齊心合力,密切配合,共同推進。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正在從單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單獨治理向區域聯合防治、末端治理向全過程控制精細化管理轉變。生態環境部門既要適應這種新變化,立足于眼前面臨的機動車尾氣整治、散煤治理、工業污染排放等重點難點問題,落實對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督責任,也要著眼于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提升標準,革新技術,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能源結構優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減排宣傳力度,提高全民低碳意識,調動企業、公眾等社會主體自覺參與和行動。市縣政府必須強化主體責任,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步驟、分層次地抓好各項減排政策措施的落實。
其次是合拍,具體的政策措施要保持一致,相互促進。國家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等,提出了很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這些政策措施中,一部分涉及優化能源結構,這既是大氣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又是碳減排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措施在宏觀層面沒有任何問題,但在具體落實中,如果不加以消化就生搬硬套,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煤制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大量使用必會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但卻涉及更高的碳排放和環境成本。如果用煤制天然氣進行發電,則其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比燃煤電廠還要高,反而會增加煤炭和水資源消耗及碳排放,有可能出現“區域減排、全國增碳”的現象。因此,各地區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應緊密結合當地實際,綜合研判,慎重決策,確保各項措施保持一致,防止顧此失彼。
第三是合度,既要堅持市場驅動,也要注重技術創新。在大氣污染治理和減少碳排放方面,依靠傳統的“拉閘限電”等行政力量強制減排已不可持續。為此,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立減排交易制度。當前,我國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國內實際,先后開展了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試點,并取得重要進展。這兩項交易制度的建立和運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社會減排成本,更有利于減排目標的實現。
筆者以為,無論是排污權交易還是碳排放權交易,都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運用的經濟手段,目的是降低企業的減排成本,利于調動企業參與減排的積極性。千萬不能把手段當成目的,認為有了完善的市場交易機制,政府有關部門就可以高枕無憂。因此,在堅持制度機制創新的同時,還要著力推動技術創新,強化科技研發和轉化推廣,重點加強大氣污染物和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加快重點領域低碳技術研發,為污染治理和碳減排提供科學支撐。
第四是合法,加快推動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立法。目前,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除《大氣污染防治法》提出“國家逐步推行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外,其他均沒有涉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我國排污權交易試點出臺了一些地方性的交易法規,但交易局限在省域或流域范圍內,國家層面尚沒有針對性的立法和統一標準。碳排放權交易從2011年開始試點,國家將加快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雖然可以提供支撐,但在立法上仍顯不足。
當前,亟待加快制定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法規,適時修訂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法規。同時,推動制定能夠清晰界定排污權、碳排放權產權屬性的法律法規,及時出臺《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從國家層面配套完善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的法規體系,為下一步在全國全面實行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提供法律支撐。此外,要加強交易管理機構、中介機構的建設,健全完善相關制度,確保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作者單位:遼寧省環保廳
應對氣候變化 發展低碳農業
◆翁伯琦 王義祥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世界范圍變暖對生物多樣性與農業生產力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引發了人們對如何發展低碳農業的思考與實踐。
資料表明,不同行業對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占比各異,其中能源與工業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位列第一、二名,兩項合計占比超過75%,而農業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17%左右,位列第三名。就農業發展而言,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必須從3方面深化認識:一是農業生產需要外源物質投入,進而消耗較大數量的碳素;二是種植業的生產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進而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三是養殖產業發展過程碳排放劇增,必須實施種養業結合。
為有效發展富有特色的低碳農業,筆者認為,要著力把握5個重要環節。
一是優化布局,有效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區域優勢與產業升級實際,優化調整農牧結構比例,實現糧經飼與種養加產業的優化布局。要以系統最大能值為基準,以種植業吸納養殖業廢棄物為限度,以優質農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為調控點,確保綠色主產業發展。同時,要因勢利導去劣質產能,消減庫存,以優勢產業補足短板,完善種養加相配套、產供銷一體化的農業產業集群。
二是因地制宜,構建種養產業化低投入經營體系。對種植業而言,既要減農藥減化肥,又要不減產,這無疑需要實施科技創新。要選育耐低肥與高抗性的作物品種,從根本上減少化肥與農藥投入;優化選擇或研發生物性肥藥產品,力求因地制宜實施有效替代。例如,利用高效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尤其是種植綠肥且就地替代化肥,既可減少化肥使用量,又有利于持續培肥地力。使種地與養地在種植業生產中有機統一。建議以綠色發展理念構建“雙減保產”的生產技術體系,突破關鍵性的技術制約要素,分門別類制定技術規程與生產模式,并在全國實施有計劃的集成推廣應用。
三是因勢利導,強化鄉村種植業碳吸存技術應用。就種植業生產而言,不斷拓展綠色面積,以高光效作物生長來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本身就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要加強秸稈還田的便捷化技術研發,擴展山地果茶園的生草覆蓋,推廣就地增施有機綠肥技術。要使光合作用的產物存入土壤層,將大氣中二氧化碳變為有機體肥料,變廢為肥,以不斷施入的有機肥持續培育地力。
四是合理搭配,創立富有成效的碳中和生產體系。以往的實驗結果表明,應用設施農業生產體系種植蔬菜,其整個生產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的光合作用十分旺盛的過程,在生產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二氧化碳難以滿足蔬菜生長需求的現象,一般要通過增加大棚內部二氧化碳濃度來調控。研究發現,食用菌生產過程則是一個大量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為此,設計了菜—菇復合生產設施大棚,以不同品種與不同組合的菜菇共生,實現大棚生產系統中碳中和的目標,其實施效果令人信服。
五是集成創新,開展富有區域特色的低碳農業研究。低碳農業的本質就是要判斷在整個農業生產體系中是否有碳匯盈余,即碳吸收大于碳排放。研究碳匯農業必須從種植業入手,進而逐步擴展到農牧結合體系,包括今后的大農業系統的碳匯集成體系構建與評價。由于農業生產受到人為干擾、生長過程交錯、土壤類型復雜、生態條件各異等因素的影響,至今仍然難以判斷碳匯農業的成效與潛力,就整體而言,也難以確認碳吸收是否大于碳排放。以種植業為例,不同作物品種或者同一作物品種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碳吸收轉化、碳素排放都呈現動態變化狀況。因此,要在現有零星且分散研究的基礎上,整合力量,力求有組織開展協同攻關。要組織協同創新項目,制定統一方案,實施分工負責,劃分區域與品種,開展集成創新研究。要從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品種等方面實施定點定位觀測,收集整理數據信息,分析動態變化規律,總結碳匯內在關系,評價不同因素影響。
作者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怎樣克服公眾參與低碳生活的知行差距?
◆梁小紅
低碳發展與公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而我們每個人在實現低碳生活的過程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與低碳生活的要求還或多或少存在差距,特別是公眾對低碳生活方式的認知和實踐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3方面:一是低碳過于概念化,公眾缺乏對低碳生活具體表現形式的認知;二是低碳概念有些空洞,人們往往很難憑個人直覺對低碳生活方式做出準確判斷;三是目前對低碳行為沒有硬性約束,有的人認為低碳生活離自己比較遙遠。
這種差距不僅在國內存在,在國外也同樣存在。例如,美國耶魯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曾共同完成的一項調查發現,81%的美國人認為,應該重復使用購物袋,但能夠經常或持之以恒做到的人只有33%;76%的人認為以步行或騎自行車取代汽車非常重要,但長期堅持這樣做的只有15%;72%的人認為使用公交或搭伴駕車非常重要,但長期實踐的人只有10%。
為有效推進低碳生活融入公眾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國家進行了相應的探索。例如,英國在《英國低碳轉型計劃》中提出了宏觀構想,計劃到2020年讓低碳計劃為英國帶來超過120萬個綠色工作崗位。目前,這一指標已逐漸細化到各個行業。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0%的日本消費者愿意購買獲得認證的低碳農產品。研究所還對日本國內2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了調查,這一人群是購買農產品的主要群體。在2062名被調查者中,71%的人認為有必要實施低碳農產品認證制度,有53%的人愿意購買獲得認證的低碳農產品。
當前,為加大我國公眾參與低碳生活的力度,筆者認為,應該下大力氣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開展宣傳普及。現階段關于低碳生活的相關宣傳還較少,曾有對城市居民的低碳調查發現,49.0%的城市公眾認為當前我國新聞媒體的低碳宣傳“有所欠缺”。因此,相關媒體和機構應加強宣傳國家的低碳政策、措施等,對什么是低碳、怎樣進行低碳生活進行釋義性宣傳。要對城市居民、農村居民、流動人群、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普及。
其次,加大引導關聯。在國家政策方面,要設定相關鼓勵性政策,把低碳生活方式關聯到社會各方面,融入社會經濟發展活動中。要開展試點引導,創建低碳城市、低碳社區,引導公眾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社團機構、公益組織要加強直接引導,讓公眾意識到自己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為改善環境質量做貢獻。
第三,鼓勵公眾參與。對公眾的行為特征可建立相應的監測體系,包括碳計算公式、碳排放足跡記錄儀等,為判斷是否屬于低碳行為提供依據。目前,這套體系已成型,但是對普通公眾還缺乏實用性。政府應加大投入,科研單位應加快研發一套簡單易行的監測監控體系,為鼓勵公眾參與提供良好的技術平臺。廣泛實行低碳獎勵制度,對減少垃圾排放、少開車、少乘電梯、減少電器能耗、減少食物浪費等行為給予適當獎勵。
第四,建立長效機制。嘗試建立一些機制體制,如個人綠色存折、個人綠色信用、個人低碳當量兌換、個人低碳行為體系等,保障公眾的低碳行為形成習慣。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環保局
應對氣候變化需厘清三個問題
◆朱源
目前,氣候變化政策在公眾乃至專業領域,仍存在一些認識不清或認識偏頗的問題,需盡快厘清。
一是氣候變化理論的科學性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理論依據大體是這樣的鏈條: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溫室氣體濃度上升產生溫室效應;以全球氣溫上升為代表的全球氣候變化反過來影響人類生活。因此,氣候變化政策是希望通過減少人類溫室氣體排放來控制全球升溫。
在這個理論鏈條里,已經有實測證據證實的是,人類活動推動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全球氣溫的上升主要是由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引起,對于這一問題應加大宣傳力度,讓公眾能盡快厘清。
二是氣候變化政策目標的簡單化問題。《巴黎協定》將氣候變化政策的主要目標明確為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以內。這一政策目標的設定,符合一般政策制定的方法,而且也符合多年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宣傳。
對于升溫趨勢是否一定會持續到1.5℃、升溫是不是自然過程、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是否能控制升溫等問題,應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防止有人將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目標簡化為控溫。
三是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虛化問題。目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其他政策領域的背景。例如,水資源、減貧、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議題在冠以“氣候變化背景下”之后,成為了一個新的延伸政策空間。
筆者認為,應對氣候變化并不是一個虛幻的背景和框架,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措施。其實,即使沒有氣候變化這個名詞,許多工作也應及早開展。例如,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一遇到暴雨就容易形成城市積水,造成洪澇災害,而有的城市往往又同時面臨著水資源缺乏的問題。這是典型的氣候變化應對問題。以城市洪澇和缺水為例,在一年內可能都會發生,而發生的頻次、強度、概率等又因為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而難以確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就是應對不確定性。而應對不確定性的方法,就是要增加系統的彈性和消納能力。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科學編制低碳發展規劃
◆張修玉
氣候變暖引起了國際社會對現有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對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大力扶持環境友好、綠色驅動的低碳產業。積極構建循環產業體系,包括推進清潔生產,發展企業內循環產業,大力推進企業節能、減排、降耗。推進再制造工程,發展產品全壽命周期內循環產業。同時,將清潔能源技術和高效能源技術作為低碳領域技術創新的重點,對節能和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獲和貯存等低碳前沿技術加大投入力度。
二是科學規劃能源利用。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低碳能源,以清潔能源逐步替代煤炭資源。對石油的使用采取節約、發展替代、加強勘探、適量引進的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天然氣、水電等清潔支柱能源,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使黑色能源逐步實現綠色化。
三是科學規劃低碳生活。提倡適度消費,實現“消費品—消費—廢棄物—再生資源—再生消費品”的消費模式。提高新建建筑的節能標準,對開發節能建筑的地產開發商進行減稅鼓勵措施,對購買節能住宅的居民提供優惠的抵押貸款、減稅或補貼政策等。在交通方面,通過適當減免購車稅等方法,鼓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
四是科學規劃林業碳匯。根據《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堅持擴大森林面積和提高森林質量相結合,加大森林培育力度,大幅度提高碳匯能力。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匯結構、碳匯儲量與碳匯功能的研究,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林業碳增匯模式,借鑒國際經驗,建立森林生態系統碳增匯試驗區。
五是科學規劃交易市場。積極為碳減排及相關衍生品搭建交易平臺,是運用市場機制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的蓬勃發展,碳交易市場逐步成熟。規劃構建碳交易市場,為國際買家與國內企業交易搭建平臺,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國際力量參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合作,有利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利用,而且企業可通過出售碳排放權獲利,直接提高節能減排的主動性。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完善氣候風險應對的全球機制
◆孔鋒 呂麗莉 王一飛
目前,聯合國在制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策時,缺乏對氣候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多樣性這一因素的考慮,單純僅從全球空間尺度或僅從全球百年時間尺度或是從氣候變化趨勢,制定全球統一的減緩與適應全球氣候變化的對策,這不僅不科學,而且不合理。
鑒于此,筆者認為,應針對適應氣候多樣性的目標,建立綜合災害風險防御的范式。在這一范式中,從全世界角度看,為了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千年發展目標”,統籌當前聯合國在推進可持續發展中的多項行動,必須從綜合減輕全球災害風險的角度,完善氣候風險應對的全球機制。
首先,建立全球綠色發展聯盟。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是當今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一項重要措施。然而,不同國家在排放數額的分配問題上仍然有不少分歧。二氧化碳是生態系統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質來源,通過現代生物技術發展能夠廣泛吸收二氧化碳的貯碳植物,以增加生態系統貯碳的能力,也能夠實現動態平衡大氣中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起著與減排同等重要的作用。
其次,建立全球巨災風險防御基金。依據巨災風險防御的凝聚力模型,建立類似支持世界經濟發展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的全球巨災風險防御基金。此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世界各國推廣和示范應用應對巨災的各種技術,并推動將這些成果轉移到聯合國的所有成員國。同時,支援聯合國成員國設立巨災保險計劃,完善巨災風險全球轉移機制,建立全球巨災風險防御基金。
第三,建立全球災害風險教育科研網絡。應充分發揮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及全球減輕災害風險平臺的引導功能,與全球保險界建設的相關數據信息平臺、各國政府和科學研究、高等院校、社會團體建設的相關數據庫等密切合作,形成統一標準和規范的全球災害教育科研網,通過共建共享,形成一個可覆蓋全球的應對災害風險的網絡教育和科研平臺。通過組建綜合風險防范大學聯盟,加強防災減災教育。通過組建綜合風險防范科研聯盟,加強防災減災研究與技術開發。通過組建綜合風險防范社區聯盟,加強防災減災知識普及和宣傳。
作者單位:中國氣象發展研究中心
引導公眾參與應做好四個轉變
◆周長軍
應對氣候變化除了政府積極努力,企業、媒體、非政府組織等參加,還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如何讓政府主導向公眾主導轉變,讓節能減排、降碳等政策落地生根?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引導公眾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應做到4個轉變。
一是宣傳教育從深奧向通俗轉變。要區分對象。對農村居民,應采取送戲下鄉、文藝演出等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普及、推廣畜禽養殖廢物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等知識,加強科學、健康、文明生活習慣的引導。對城市居民,應突出當前環境污染現狀的宣傳,從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費入手,引導公眾樹立低碳意識。
二是參與方式從原則向細化轉變。應積極落實《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讓公眾了解大氣污染現狀、電子廢棄物正確處理方法,切實做到低碳生活。對于政府規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涉及的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方式,各級政府也要細化操作工作流程,既要正面引導公眾參與,也要建立與公眾的溝通平臺。
三是環保義務從籠統向具體轉變。公眾應加強環境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環境法治意識。對國家大力提倡的垃圾分類、節約用水、隨手關燈等環境友好行為,應積極配合,并付諸實際行動。應積極投身所在地政府、生態環境部門組織的生態縣、鎮、村、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爭做環保志愿者,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應主動參加政府、社會機構組織的環境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有效參與環境保護的能力與水平。
四是信息公開從抽象向直觀轉變。各級政府應不斷規范信息公開管理機制,創新公開方式,完善公開內容。健全環境信息公開管理制度。政府部門在建立信息公開機構、明確公開職責的過程中,不但要逐步完善環境信息公開的規章制度、工作規則,還要暢通各有關部門的環境信息收集、匯總、核實程序。全面公開環境信息。政府應鼓勵企業自愿公開年度資源消耗總量,企業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和去向,以及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等信息。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環保局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