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重霾引發政府和公眾的高度關注。近期政策與規劃集中出臺,彰顯了霧霾治理的決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日前表示,未來將提高鋼鐵、化工等行業排放標準,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同時,北京將出十招鐵腕治霾,包括完成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組建環保警察隊伍等。
分析人士指出,霧霾治理在“十三五”期間將帶來約8500億元的市場空間。在霧霾事件的催化下,大氣污染治理將進入風口,電力超低排放、非電領域排放改造、汽車尾氣治理、環境監測四大細分領域有望迎來更大的市場機遇。
厘清霧霾元兇
從目前的情況看,霧霾治理的一個突出矛盾是冬季霧霾嚴重。特別是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PM2.5污染嚴重,整個區域連成了一片。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認為,大氣污染形勢復雜,每個城市的PM2.5來源不一,同時區域之間存在相互影響。
北京大學教授謝紹東表示,PM2.5的來源非常復雜。研究顯示,大氣中PM2.5的主要化學組分包括有機物質、元素碳、硝酸鹽、硫酸鹽、銨鹽、氯鹽、痕量元素等。各地來源解析結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來源是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和生物質燃燒等。
“其中,石家莊PM2.5中的硫酸鹽含量最高。北京的PM2.5主要組分不是硫酸鹽而是硝酸鹽。這個與北京現在的排放結構有很大的關系。”業內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程水源表示,根據北京市大氣PM2.5污染源解析結果,在PM2.5的本地污染源貢獻中,機動車排放占比為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18.1%,揚塵占14.3%。可以看到在本地污染源中,機動車排放的占比最高。因此,北京市重點控制機動車污染十分必要。
環保部此前完成的9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的源解析工作顯示,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石家莊、南京是燃煤,天津、上海、寧波分別是揚塵、流動源和工業生產。
而區域之間影響方面,柴發合分析,京津冀三地自身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對PM2.5污染的貢獻約為70%左右。周邊省市的區域傳輸對京津冀PM2.5污染的貢獻約占30%左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山東、河南兩省的污染排放。
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國土面積雖然只占全國的2%,但2014年常住人口占全國的8%,煤炭消費占全國的9.2%,單位面積SO2、NOX、煙粉塵排放量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研究結果表明,京津冀主要城市在冬季采暖期間,一次PM2.5增加50%左右,NOX和PM10增加20%左右,VOCs增加10%左右。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是重污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目前PM2.5仍然是心腹之患,距離整體達標還差得很遠,‘十三五’時期非常關鍵。”柴發合說。
提高排放標準
1月6日晚間,在環保部舉行的大氣污染防治媒體見面會上,針對增長迅速的機動車保有量這一大霧霾“元兇”,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提供了一組數據:2016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億輛。其中,汽車1.9億輛。北京31.3%、上海29.2%、杭州28%的細顆粒物均來自機動車。
在霧霾嚴重的京津冀周邊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6省市,國土面積只占全國7.2%,機動車保有比重則高達28%。
陳吉寧說,一輛老舊車相當于國IV、國V標準的20輛至40輛汽車排放,重型柴油車相當于200輛小車排放,而且很多不達標。因此要加快淘汰老舊車,加大對重污染車的監管,逐步提出新的汽車排放標準,同時加強油品管控。
陳吉寧表示,未來要提高行業排放標準。當前主要問題是工廠無組織排放標準不夠嚴。目前正研究鋼鐵廠排放、化工廠排放要加大無組織排放的管控,要制定新標準,并把標準的執行跟排污許可證結合起來。環保部剛公布了兩個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方案,就是要把重點企業在線監測、排污許可證以及新排放標準結合起來落實。此外,還要強化“小散亂污”企業整治。
陳吉寧特別指出北京的問題。對于北京的大氣治理,陳吉寧認為,應該從工業大院、散煤、機動車以及城市精細化管理入手。“北京的污染結構跟其他地區不一樣,最核心的是必須解決重污染車的問題”,陳吉寧說,“要鼓勵環保的綠色車出行,特別鼓勵公共交通出行。北京如果不解決車的問題,特別是重污染車的問題,改善空氣質量比較困難。”
北京代市長蔡奇1月7日宣布了“鐵腕治霾”措施。北京市將出臺包括“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在內的十大舉措,以改善空氣質量,包括農村煤改氣清潔能源、壓減電力行業排放、高排放機動車治理、推進燃氣設施氮氧化物減排等。
針對工業企業不加限制的排放這一霧霾“元兇”,環保部日前重點強調了2015年、2016年同工信部實施的冬季水泥錯峰生產。2016年10月28日,環保部、工信部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在2015年北方地區全面試行錯峰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2016年至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力度將進一步擴大。
強化京津冀地區小型制造企業的整治。環保部提出要對京津冀地區的小化工、小水泥、小鍋爐等加強監管,逐步清理。據機構統計,京津冀的這部分“小水泥”產能超過2000萬噸。若這部分產能退出,對京津冀大氣治理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將對區域水泥的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四領域迎投資風口
隨著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大氣治理將進入細化階段,相關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分析人士指出,大氣污染防治的產業化重點是治理排放的產業化,主要是指汽車尾氣、鍋爐煙氣等治理排放需要產業化。目前,用于尾氣資源化處理的多種產品已在國內市場出現,包括高溫金屬過濾膜、燃燒添加劑等。而在工業治理方面,擁有工業降能耗、工業污染治理、環境監測等相關業務的企業將逐步獲益。
華泰證券認為,大氣污染治理將在“十三五”時期帶來8500億元市場空間,并將打開環境監測、電力超低排放、非電領域排放改造、汽車尾氣治理四大領域市場空間。環保部正在大力推進排污許可制度和后續環保稅的收取,這些都需要監測系統。環境監測作為定量基礎,在火電超凈排放和非電行業領域有近740億元市場空間。
在工業固定源方面,電力行業的超低排放每年平均帶來128億至160億元市場空間;非電行業排放改造市場也將開啟。環保部正在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要求到2017年底, 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8個行業完成超標整治。非電行業治理的市場空間將超過電力行業,每年帶來約500億元的市場空間。
在移動源方面,汽車拆解、新能源汽車、船舶尾氣治理均各自擁有千億元市場規模。
一位行業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大氣污染防治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元級別。其中包括產業技術準備、機制和政策上的指引等。從中長期角度看,防治結合將是解決大氣污染的根本。未來清潔低碳、超低排放等技術的應用或將進一步獲政策支持,掌握相關核心技術的企業有望迎來發展良機。預計2016年-2018年,每年近300億元的超低排放改造市場需求將迅速落實。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超低排放工程、環境監測、運營全產業鏈的相關企業將受益。對于環境監測行業而言,由于行業整體體量小,集中度較高,一直被認為是“小而精”的環保細分行業,未來巨大的增量市場可期。尤其是空氣質量監測領域,其市場需求已經爆發,行業收入和銷量都在穩步增加。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