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分成10個部分,有56條,大體上是“6+6+8”這樣一個基本框架。第一個6就是六大理念,而樹立六大理念,首先要糾正四個偏差。
第一個偏差,是過去對發展的認識。發展是事物從小變大的過程,過去講經濟發展歸結為GDP,GDP非常重要。增加GDP就是發展三大產業,第一產業是農業,生產農產品;第二產業是工業和礦產業,生產工業制成品;第三產業是服務業,生產服務產品。這是GDP的主要內涵,發展主要就是做這三件事。但是,有一項重要內容過去沒有作為發展本身的內涵,這就是生態產品。生態產品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舉例來說,現在老百姓的需求,除了日常的吃、穿、用外,一到傍晚為什么人們愿意到生態環境較好的地方去?上世紀80年代北京最擁擠的地方就是王府井、前門,大家搶著買東西去,那個時候缺的是物質產品,連個糖果都要從北京帶回外地去。但是現在北京最擁擠的地方是公園。對北京人來說,平時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到香山就是要養養眼、洗洗肺,這是滿足對生態環境的需求,滿足對清潔的空氣、清澈的水、綠色的環境、宜人的氣候等的需求。
所以現在人們的需求跟過去是不一樣的。習近平總書記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追求的目標,就是我們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是說,現在人們需要什么我們就要生產什么,人們需要什么我們就要發展什么樣的生產。人們需要生態產品了,如果還是建鋼鐵廠、水泥廠,大量排放大氣污染物、排放污水,這是為了人民發展嗎?總書記提出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現在需要生態產品,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將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作為發展本身的內涵。
過去我們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時,要把以生產生態產品為主的一些地區劃成重點生態功能區,但當時劃的時候不少地方都不愿意進,現在情況變了。最近有許多地方主動要求進入重點生態功能區,這說明大家的思想變了,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了。要把最應該保護的、能夠生產生態產品的地方保護下來,這就是為什么劃定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意圖。
大城市環境問題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市之中綠色斑塊太少、太小了。水道和濕地是城市貯存水的地方。國外一些城市正在把過去的水道掀開,讓河流恢復生命。如果給一條河蓋上一個水泥蓋,它就變成下水道了,這個河就沒有生命。但是如果掀開,讓它見到太陽,讓人見到水,它自然就會恢復,人們腳下就會遍地是魚。我相信有一天我國很多城市的河道也會逐漸恢復原來的面貌。
第二個偏差,是過去對于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在制定“九五”計劃的時候,確定了兩大戰略:一個是科教興國戰略;另一個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但當時經常會把人口、資源、環境切成三條線去做。由于沒有在一個空間范圍之內統籌考慮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在一個地區,人不斷涌入大城市,但是究竟大城市應該容納多少人,是有爭議的。如北京,人增多了,經濟功能增強了,但必然要消耗水資源。而北京本地的水不夠,只能開采地下水。但是超采地下水有一個嚴重的后果,就是會造成地面下沉,會對地上所有的建筑產生影響。
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從資源和環境角度來考慮。經濟發展了,功能增多了,建設經濟中心、工業基地、物流中心、醫療中心、教育中心都可以。但是功能增多了,人口增加了,資源怎么辦?一定要考慮這個地方究竟能夠承載多少資源環境,能夠承載多少人口。如果是缺水的地方,就不能發展大量的高耗水產能,而要用其他的辦法來發展經濟。有些東西是不可移動的資源,它的承載力決定了這個地區的人口和經濟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在一個空間范圍之內,一定要按照空間均衡的原則來確定、把握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的關系。
第三個偏差,是沒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人類發展史有兩大關系: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另一個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發生災難。但是到底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過去治理的重點和對象都是自然,試圖用人類的力量讓大自然按照我們的意圖、意志來運行。當然在有些方面這種方式方法是對的,是必要的。但是缺了什么?缺的是應該重點去約束人的行為。
在自然和人的關系上,自然往往是被動的,人是主動去做的,這樣就帶來自然的問題。然后回過頭來用人工的力量、依靠人類科學技術再去治理,結果導致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重點應該約束人的行為,讓人的行為盡可能符合自然規律,這個時候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夠比較好。如果永遠都是把重點放在花錢去治理自然,那就會造成兩邊都在增加GDP,但是這種增加GDP是有害的。所以約束人的行為是重要的。只要人不主動破壞環境,就能恢復自然和諧了。
第四個偏差,是缺乏對一個區域空間的統籌考慮。過去,確實建立了不少制度,但是這些都是各部門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在做,各自劃的線也不一樣。現在做一些空間規劃的整合,發現林地和農地有很多斑塊交叉,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也有交叉的。各部門從各自角度提出的保護制度,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缺乏在大尺度空間范圍之內的山、水、林、田、湖,包括城的統一考慮,就會造成顧此而失彼。在一個區域范圍之內,保護農田、保護林地、保護水,都很重要。但是必須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在一個空間范圍之內統籌保護山水林田湖,這樣才能保護和修復整個生態系統。
根據這些偏差,在分析問題、原因之后,應該確定怎么去做。在這個基礎之上,思想上要樹立六大理念。
首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這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應該遵循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在經濟發展當中不僅要注重經濟規律,還要注意尊重自然規律。不尊重自然規律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第二,樹立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保護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發展,所以保護和發展本身并不矛盾。
第三,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了生態環境,就是堅持了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的重要思想。生態產品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而生產這些產品就需要保護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和濕地等。保護這些東西,就得靠發展。
第四,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自然生態本身是有價值的。不是說非要經過人類勞動加工以后它才能夠產生價值。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工養魚,養殖戶要算成本,包括飼料成本,然后再決定這個魚要賣多少錢。如果成本太高、價格太低,養殖戶肯定不賣。但是如果捕撈一條野生的魚,大自然為這條魚提供了飼料,如果只算消耗的人工成本,實際上是沒有把自然價值本身算在里面。
此外,我認為,當前開展的生態補償,實質上應該是一種產品交換。上游提供給下游清澈的水,下游滿足需求了,就得拿出人民幣跟上游交換。但是這個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生態補償制度建立起來,慢慢地這些思想如果深入人心,在理論上能夠建立起來了,上游地區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對下游說,我們是一種產品平等的交換,具有平等的權利。
第五,樹立空間均衡的理念。在一個區域范圍之內必須要實現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的空間均衡。
第六,樹立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一個區域范圍之內,不能夠單純地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如果太過于單純化,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出現問題,所以必須按照系統的理念來考慮上下游,考慮山上和山下。還有地上和地下,不能為了保護上面的耕地,而把地下水都采空了。要作為一個區域來統籌制定規劃,進行治理。
本文節選自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高峰會上的講演,根據速記整理,文字有刪改,未經本人審閱,標題為編者所加。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