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截至2月底,已有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項目被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
●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將在空氣質量評價體系中增加臭氧、PM2.5等指標。
●不能因為對環境有影響就不發展汽車產業。要提高排放標準,加快淘汰黃標車,治理機動車污染。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是一體的,切不可把9個字簡化成“保增長”3個字。
●城市污染要實行區域聯防聯治。環境部將與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3地的省級政府進行協調,準備編制區域污染防治規劃。
●中央要加大對省的考核力度。將出臺省界河流斷面考核辦法,明確每個省河流出境斷面的水質要求,對達不到要求的地區停止建設項目審批。
●要從垃圾焚燒廠的廠址選擇、污染物控制、衛生防護、污染治理,特別是公眾參與等方面嚴格把關,堅決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環境保護部等部門正在研究湘江治理規劃,規劃確定后,可以考慮把湘江列為國家又一個重點治理流域。
今天上午11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和任務”專題采訪,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吳曉青應邀出席并接受中外媒體記者的集體采訪。
在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媒體記者踴躍提問,氣氛熱烈。張力軍、吳曉青和有關司負責人就減排工作進展和做法、強化環評工作服務經濟建設、保增長形勢下如何確保環保法律法規落實、水污染防治和流域治理、機動車污染控制等廣受關注的環境熱點問題逐一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服務把關保增長 堅持減排不動搖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和任務”專題采訪答問實錄
新華社記者:我的問題是提給張部長的。今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去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都有明顯減少,我們一直關注的是我們做了哪些工作能夠達到這種減排量,我們想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張力軍:非常感謝新華社的這位記者朋友,你提出了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公布了2008年全國COD比2007年排放量下降了4.4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5.95%,這是自2007年主要污染物總量開始實現“雙下降”之后的又一個好的成績。到去年年底,我們全國的COD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可以說,2008年的工作為我們實現“十一五”的減排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取得這樣的成績,我認為取決于以下5個方面:
第一個原因,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真抓實干。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節能減排的十大措施之后,溫家寶總理又組織召開了國務院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全面部署了節能減排的工作。各地也都把節能減排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真抓實干。比如河北省,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抓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要重點抓好“雙三十”,就是30個縣和30個企業。這30個縣和30個企業的污染負荷占了河北省的50%,而且省委明確要求,這30個縣、市的書記、縣長在3年內不得在工作職務上進行變動,而且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不好的要就地免職。河北省人大決定每年都要審議省政府“雙三十”工作的進展情況,也就是說,像審議河北省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審議河北省的財政預算和決算一樣審議“雙三十”的節能減排工作。省政府每個季度要調度一次“雙三十”的進展情況,幫助這些企業和地方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由于河北省的工作力度大、決心大,去年河北省的節能減排特別是在污染減排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兩項指標去年都比2007年下降超過了9%,是走在全國前列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進一步加大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各地都認真貫徹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在淘汰和關停落后企業、污染嚴重企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年末在考核時做了一下統計,全國共關停、淘汰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1100多家,關閉小火電機組1669萬千瓦,淘汰煉鐵的落后能力1400萬噸,淘汰落后的煉鋼能力600萬噸。同時,還淘汰了一些有色、水泥、焦炭、化工、印染等落后產能。
第三個原因,進一步加大了減排工程的建設力度。盡管去年全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出現下滑,但是中央在拉動內需中安排資金,加大節能減排的投入力度,可以說在減排工程的建設上力度進一步加大。去年全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149萬噸,新增火電機組的脫硫裝機容量9712萬千瓦。污水處理率我們也做了統計,由2007年的62%上升到了2008年的66%,燃煤機組的脫硫設施安裝情況由2007年的48%提高到了2008年的60%以上。另外,像鋼鐵的燒結機和企業污水的深度處理等一批裝置也已經建成投產。
第四個原因,在考核上實行了嚴格的問責制。去年年初,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2007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污染減排完成情況進行了認真考核,并將考核情況報國務院批準后在新聞媒體上進行了公布。同時,我們也公布了對4個城市和3個電力集團進行區域限批的情況,4個城市被區域限批的原因是污水處理裝置沒有按期建設,或者是建設以后沒有正常運行。3個電力集團被限批的原因是沒有按期完成脫硫設施建設。對7個企業不正常運行脫硫設施的,也就是7個電廠,全額追繳了排污費,并扣減了享受的脫硫電價,同時又處以5倍的罰款。
嚴格的考核,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集團進一步轉變觀念,變被動減排為主動減排,同時各地也紛紛采取了多種責任追究辦法。例如江西省,對減排完成效果不好的6個市縣實行了區域限批。
第五個原因,支持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陸續到位。大家都知道,污水處理要走市場化,處理成本需要收費0.8元。去年,絕大多數地方污水處理收費已經達到了0.8元。在電價方面,我們提出要給脫硫的電廠每度電增加1.5分錢,這個經濟政策在去年也基本上得到了落實。此外,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也專門撥付了34億元資金支持環保部門的能力建設,省級環保部門的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已經基本建成,企業達標排放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全國GDP和能耗的增長速度低于預期,也為污染減排減輕了壓力。這些就是我們去年完成情況比較好的主要原因。
人民日報記者: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拉動內需的問題。我們也知道,很多部門為拉動內需出臺了很多政策,我想問的問題是,為拉動內需,環境保護部在環評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的效果怎么樣?
吳曉青: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決策部署,我們結合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認真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保增長方面,我們主要采取了4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強指導,完善制度。我們在第一時間向全國環保系統傳達了中央精神,指導全國環境保護系統為保增長、調結構認真做好服務,并要妥善處理好把關和服務、當前和長遠、效率和質量、宏觀和微觀這4個關系。
同時,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指導,我們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指導地方做好工作。比如我們出臺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這個規定解決了中央批什么項目、地方批什么項目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又配套出臺了第二個文件,即《環境保護部直接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這個文件解決該批什么項目、不該批什么項目,中央批什么類型的項目、地方批什么類型的項目等問題。這兩個文件相配套,明確了中央批什么類型的項目,地方批什么類型的項目,該批什么類型的項目,不該批什么類型的項目,這樣就有效地厘清了微觀和宏觀的關系。
第二,分批審查,減少程序。我們對不同項目采用了不同審查程序,及時召開專題會、常務會,審議符合國務院確定的拉動內需、要求盡快上馬的項目,對不符合條件的項目,我們及時向業主做出解釋,說明不予審批的原因。
第三,便民高效,縮短時間。項目受理的時間從原來的5天縮短為現在的兩天,審議項目的會議次數由原來一個月一次調整為現在的一個月兩次,有些項目還隨到隨批,為保增長做好有效服務。
第四,分類評估,簡化流程。在確保環評質量的前提下,按項目的環境影響大小,實行分類評估、分類審查、分類確定時限,對“兩高一資”項目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從源頭上控制其過快增長,而對其他的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的項目簡化項目評估的流程。
綜上所述,我們主要是通過以上4個方面的措施來加快做好這項工作。自中央做出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部署以來,截至2月底,我們共受理了環評申請195個,同期批復了246個,涉及項目總投資9700多億元,其中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53個,總投資2800多億元。我們還針對鐵路建設投資加快的新情況,主動與鐵道部進行溝通,探索建立現場評估、聯合審查的機制,加快項目的審批速度。與此同時,我們在提高審批效率的基礎上,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從嚴把關,對存在環境隱患的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化工、石化、鋼鐵、火電、造紙等項目實行了暫緩審批或者是不予批復。通過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網記者:最近幾年,大城市里灰霾現象頻繁發生,公眾非常關注的是,灰霾天氣和城市公布的污染指數往往不是很一致,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張力軍:近年來,全國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的灰霾天氣有所增加,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城市,灰霾天氣有的已經占到了全年天數的一半,或者是一半以上。根據我們的監測和有些專家的分析,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這主要是由于近些年來我們大中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導致機動車排放迅速增加,空氣中PM2.5細顆粒的累積就越來越多,由此造成大氣灰霾天氣比較頻繁。環境保護部正在和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協商,開展這方面的綜合整治工作。我們現在的空氣污染指數是10年前制定的,當時根據我國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只考慮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這3項指標,而與灰霾天氣密切相關的PM2.5細顆粒和臭氧等指標沒有包含在內,這就導致了監測部門公布的空氣優良狀況不等于老百姓感覺到的藍天白云。所以有些群眾也打電話問我們,問監測機構,說我們感覺并不是藍天白云,天空霧蒙蒙的,怎么還是優良天氣?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環境保護部正在研究改變現在的這種評價體系,準備增加臭氧、PM2.5等細顆粒的一些指標,同時還要考慮適當增加大氣能見度的指標,努力使監測指標和人民群眾的感官指標盡可能一致。
路透社記者:國務院最近公布了一系列為了擴大內需的措施,包括買1.6升以下排量的汽車可以把購置稅減少一半。我們知道,中國的大中城市比較注意空氣質量,但是如果增加了城市里的車流量,與保護環境會不會發生沖突和矛盾?
張力軍: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最近國務院在拉動內需的時候出臺了一些政策,其中有一項政策就是鼓勵人民群眾購車,同時要實現1.6升排放量以下汽車的購置稅減半。實行這項政策對拉動內需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非常有好處。剛才這位先生提到的,車輛的增加對環境是不是有影響。我們認為,車輛的增加對環境確實有影響,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是,不能因為對環境有影響,我們就不發展汽車產業,老百姓就不開車,大家還都回到騎自行車的時代,我認為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第一,要解決環境問題,我們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使環境既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適應人體健康的需要,又能改善群眾的生活。在機動車污染物防治方面,我們采取了幾項措施。第一,提高機動車的排放標準。有的專家形象地說,一臺國Ⅲ車(也就是相當于歐Ⅲ排放標準的汽車)排放量和一臺國零車(也相當于歐零的排放標準)排放量相比,是個什么比例呢?就是一臺國零標準的汽車的排放相當于14輛國Ⅲ標準機動車的排放量,所以我們要迅速地提高標準,使現在新出廠汽車的排放量盡可能減少。去年我們已經在全國實行了國Ⅲ標準,像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已經開始實行國Ⅳ或即將實行國Ⅳ的標準。
第二,加大對污染較重的車也就是國零標準汽車的淘汰力度。當然,這種淘汰不能僅僅靠行政手段,發一個通知就淘汰,而是要采取法律、經濟、行政等綜合手段。如北京市在淘汰國零車的時候,對黃標車的提前淘汰實行了補償。今年,中央財政也專門安排了一筆資金,用來加速此類高排放汽車的淘汰。
第三,要加大檢測力度,對新車要實行生產一致性的檢測,就是不能汽車生產商提供的樣車經認定符合標準,但其以后生產的可以與此不一致,這不行。我們要從生產線上進行檢查,以達到我們允許上市的標準。對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汽車必須采取治理措施。
廣東南方電視臺記者:眾所周知,珠三角地區是一個河網密布的地區,在廣州就有包括珠江在內的300多條大大小小河流和河涌,這些河涌的污染情況一直是非常嚴重的?,F在備受媒體關注的是,廣州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下了軍令狀,要在17個月內徹底整治河涌污染。還有廣州的政協委員提議,到了限期以后,市長帶著區長一起去游河涌,以此來促進地方政府的治理。我想問一下部長您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另外,今年在中國經濟要保八的前提下,我們的環保法規如何在各地貫徹和實施?
張力軍: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你實際上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廣東省的河涌治理。廣東省確實是河網密布的地區,大大小小的河涌可能比你說的要多得多。這幾年,廣東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環保工作力度,特別是在珠三角,在水污染防治上下了大力氣。我舉一個例子,珠三角現在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已經不僅僅是在縣城一級了。全國還都在重點建設縣城一級污水處理廠的時候,珠三角已經擴展到鄉鎮和一些主要的村莊了。所以可以講,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珠三角走在了前面。但是珠三角由于歷史的原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工業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引進了一些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所以這幾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我想我們新聞界的朋友們也都可以看到各方面的報道,廣東省又有多少企業外遷、又有多少企業關閉等,這就是在調整產業結構中出現的新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對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還是有信心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能夠集中精力辦大事,只要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我相信是會辦成的。
第二個問題,在保八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環境法律法規的落實。保經濟增長,實際上中國政府對外講不是3個字,是9個字,叫“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這9個字是一體的,我們切不可把9個字簡化為3個字,就是“保增長”。黨中央、國務院在研究并提出這9個字的時候,態度是非常明朗的,要求一是不可以再搞“兩高一資”的項目,在保增長的同時,地方也不能夠再搞“兩高一資”項目,這一點非常明確。二是中央陸續研究制定10個行業的調整振興計劃,其中充分體現了“調結構”,調結構就是要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藝。這種淘汰是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而且中央把這次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看作是調結構的機遇,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
三是無論是黨中央還是國務院,在談到經濟增長的時候都有一條明確的要求,就是抓好節能減排毫不動搖,必須完成“十一五”減排指標。所以,從中央到各省的態度,在金融危機形勢下是有機遇的,是有利于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我認為,環境保護的各項政策法規會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
游河涌的問題,我認為大家都是見仁見智,但是我更看重的是,這是一種宣誓,說明當地市委、市政府有決心解決河道的污染問題。而且要親自下水游泳,讓老百姓放心,我認為這一舉措的意義是給大家更大的信心。
美國中華商報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空氣質量和水污染、空氣污染的。很多海外的華僑想在大陸投資,但是對水污染感到很害怕,能不能出臺一些政策,把污染量降到最低,包括土壤污染和水質污染,使華僑能夠更好地在大陸投資。
張力軍:對中國的環境問題,中國人都很關心,包括海外的華僑華人,世界各國的人民也都很關注。所以,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上不斷加大力度,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我們出臺過《大氣污染防治法》。根據法律的規定,大氣污染是以城市為中心進行防治的,通過去年奧運會的環境質量保障工作,大家可能也都記得,北京奧運會期間空氣質量確實有了很大改善,兌現了中國政府的承諾。這個保障工作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就是對大氣污染不僅要考慮城市本身,還要考慮大氣的環流問題,也就是考慮大氣污染輸送的通道問題。北京市的空氣污染據一些科學家的分析,污染負荷當地占70%,通過大氣環流輸送進來的占30%,所以,必須實行區域聯防。根據中國大氣的情況、大氣環境質量的狀況,城市污染的重點區域還是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這3個區域,環境保護部正在和這3個區域的省級政府和環保部門進行協調,準備編制區域的污染防治規劃,由環境保護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實施。
關于水環境問題,可以說中國政府15年前就開展了重點流域的治理工作,水質在逐漸改善,特別是“十一五”以來,這3年每年改善的幅度都比較大。關于環境質量的問題,這次給記者提供了一份背景材料,希望大家可以看一看背景材料。關于水的問題,我們現在考慮的是:第一,要進行源頭控制,不符合規劃要求、不符合環境質量要求、不符合總量控制要求的企業,不能再建。第二,要推動重點流域規劃的實施,重點是要建設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并且要對河流實行綜合治理。第三,要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第四,要保障飲水安全。第五,要加大考核力度,重點是中央要加大對省的考核力度,省要加大對各市縣的考核力度。我們和國務院的有關部門已經協商,最近將出臺一個對省界河流斷面的考核辦法,這個辦法將明確每個省河流出境斷面的水質要求,達不到要求的要停止對這個地區、這一流域的建設項目審批。通過以上辦法解決水污染問題。關于土壤的問題,我們正在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相信不久將會有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出來以后,包括我們的措施,將一并對外發布。
成都商報記者:有兩個問題請教部長,剛才吳部長其實也介紹了,今年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大家都很關注。截至2月份,有193個環評項目已經報到環境保護部了,其中剛剛提到了有14個項目由于涉及“兩高一資”所以暫緩或不予審批,想請您詳細介紹一下這14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同時,作為環保部門,環評是所有投資項目必經的一道關,如何實施環評的監管,確?!笆晃濉币巹澲兄饕廴疚餃p排10%目標的實現與我們的經濟發展能夠同步進行。
吳曉青:不是193個,是195個,暫緩審批和不予審批的是14個。你問了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如何在保增長、擴大內需的同時,環保部門能夠保證節能減排措施的落實,這確實是環保部門現在考慮的重中之重的問題,而且在工作中,我們也是這樣部署的。首先,我們嚴格兌現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七項承諾”。第二,我們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了“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八膫€不批”,即對于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環境污染重,產品質量低,能耗、物耗高,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項目,一律不批;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沒有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批;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項目,一律不批?!叭齻€嚴格”,即嚴格限制審批涉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重要生態功能區的項目;嚴格限制審批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項目,并且要堅決杜絕已被淘汰的項目以所謂技術改造、拉動內需等名義重新上馬;嚴格按照總量控制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區域、行業、企業發展的約束條件。同時,不僅中央這樣做,也要求地方這樣做。我們已經與地方打了招呼,而且反復強調,對涉及到不能審批的和嚴格控制的項目,以及“兩高一資”、產能過剩的項目要嚴格限制,這是一條紅線,也是一條高壓線,不能碰,更不能越線。我們在開會的時候專門強調,我們寧可現在做惡人,也不能做歷史的罪人,一定要嚴格把關。
祝興祥:環境保護部在審批項目的時候,與地方的要求不一樣。我們有一個受理大廳,對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產業規劃、國家明令淘汰和落后的項目,受理大廳已經不準受理了,14個項目沒有把這些計算在內。這14個項目當中有幾種情況:一種是符合產業政策,但是它對環境的影響,比如石化項目對水資源影響論證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另外,比如對鋼鐵,鋼鐵的總量國家要控制,上新的鋼鐵項目必須要核實老的、舊的、小的鋼鐵項目是不是一并淘汰。這些情況如果沒有弄清楚,對這些項目環保部門一般都是暫緩審批或者不予審批。項目名單是動態的,比如前段時間又有3個項目沒有通過,要重新組織論證。至于具體名單我就不提供了。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記者:中國媒體有一些報道,關于北京市海淀區六里屯的垃圾填埋場,當地居民害怕那里要建造垃圾焚燒廠,想請問貴部,首先認為這種垃圾焚燒廠應該不應該建?會不會建?會不會像居民們所擔心的那樣,危害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污染環境?更廣泛的問題是,垃圾焚燒廠應不應該在中國普及和推廣?
祝興祥:大家很關心六里屯的問題,因為中國現在在其他城市也是把垃圾焚燒作為處理城市垃圾的一種途徑。中國這幾年建設了一些垃圾焚燒廠,有些地方也很成功。關于北京六里屯的問題爭議比較大,我們也關注到了,我想做3點說明。第一,六里屯垃圾焚燒廠應該進一步論證。首先是北京市環保局1995年審批了這一項目依托的垃圾填埋場的環評文件,并明確提出了填埋場外界500米左右不應該新建永久性住宅,現有建筑予以搬遷的要求。但是這個要求并沒有得到認真落實,所以廠區周圍的人口數量和環境功能實際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二,要更大范圍地聽取公眾意見。2005年11月以來,在這個項目周邊,城市規劃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周邊居民顯著增多,導致可能受項目潛在環境風險影響的人數明顯增加。我們注意到,公眾已經通過群眾來信、上訪等形式對這一項目產生的環境影響表示了關注。因此,這一項目建設之前,有關部門應該在更大范圍客觀、全面、公開地征求公眾意見,并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第三,未經核準不得開工建設。在完成進一步專家論證和更大范圍征求公眾意見之后,這個項目的建設單位應該將進一步論證的過程和征求公眾意見的結果報送北京市環保局核準。北京市環保局核準后應該公告,如果未經公告,項目不能開工建設。以上是環境保護部的意見。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們也很關注。我們現在建成的垃圾焚燒廠還不是很多,從目前運行的情況看還是不錯的,我們很關注。尤其是大家關注的二惡英的問題,有專門的監測指標,一直在跟蹤監測。
吳曉青:我補充幾句話。第一,關于垃圾發電和垃圾焚燒,這個技術在國外已經有三四十年的歷史,垃圾經過焚燒處理可以使垃圾資源化利用,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土地資源,這是垃圾處理的方向。當然與此同時也會帶來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發電可能產生二惡英等問題。第二,垃圾焚燒廠與城市建設規劃有矛盾。第三,垃圾運輸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問題。特別是二惡英,我們在全國建設了二惡英監測室,并投入使用。對垃圾焚燒廠的建設,環境保護部已經聯合有關部門在2006年對這一類的項目在環評管理中提出了從標準到建設等具體明確的要求。2008年,我們又聯合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相關垃圾焚燒的管理和技術要求,其中特別強調了環境保護部門要在廠址選擇、污染物控制、衛生防護、污染治理,特別是公眾參與等方面要嚴格把關,特別強調要堅決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
湖南經濟電視臺記者:2007年湖南在獲批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之后,把湘江的治理納入了當務之急,去年準備投資114億元治理湘江。請問張部長,湘江治理的計劃會不會準備納入國家重點流域治理的大盤子。同時對于湖南“兩型社會”建設會不會有一些直接的對應政策來推進?
張力軍:首先,回答關于“兩型社會”建設的問題。前幾天,湖南省委張春賢書記和周強省長到環境保護部,和周生賢部長進行了會談,主要內容就是要對湖南長株潭“兩型社會”的建設實行省部共建。我們正在和湖南省進行商討,我相信,很快可以達成協議。
第二個問題,關于湘江治理。湘江是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湘江的環境安全直接關系到長江的環境安全。所以,黨中央、國務院對湘江治理非常關注和重視。李克強副總理最近有個批示,根據批示精神,發改委和環境保護部共同組織了調查組,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湘江的污染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現在正在研究治理規劃。我想,這個規劃研究確定之后,可以考慮把湘江列為國家的又一個重點治理流域。
工人日報記者:據我們了解,每次媒體披露了一些環境問題以后,都是有人高興有人憂。我想請問,環境保護部如何評論媒體的輿論監督?
張力軍: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環境保護部非常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也非常歡迎新聞媒體監督環境保護部的工作,監督環保系統的工作,也監督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情況。所以,我們是非常支持新聞媒體開展監督工作的,不存在我們部里不高興的問題。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