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曉星
針對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期間發現的問題,日前,生態環境部向蕪湖、無錫、揚州、安慶、合肥、三亞、海口、東莞、廣州、深圳、桂林、十堰、隨州、武漢、郴州、岳陽、長沙、南寧、上海等19個城市人民政府下發督辦函,要求限期整改并向社會公開,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
不久前,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啟動專項行動,并于5月~6月分三批派出督查組對全國36個重點城市和部分地級城市開展現場督查。
第一批督查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廣東、廣西、海南、上海、江蘇、安徽、湖南、湖北等8個省份20個地級市共有黑臭水體525個,均已列入國家清單,地方上報已完成整治458個。經督查組現場檢查判定,其中34個未消除黑臭,占7.4%。9個城市存在上報已完成整治但仍未消除黑臭的水體,分別為:南寧11個,十堰9個,東莞5個,深圳3個,武漢2個,廣州、蕪湖、岳陽和隨州各1個。
督查什么?
公眾評議成評估關鍵指標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
此次專項行動被稱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首輪大考。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范圍上,專項行動以36個重點城市和長江經濟帶為重點,帶動全國其他地區落實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在時間上,以2017年需完成的“水十條”目標任務為重點,督促各地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堅戰,確保完成2020年工作目標。堅持治標和治本相結合,既要按“水十條”規定的時間節點限期見效,更要督促各地從根本上解決導致水體黑臭的相關環境問題。
記者日前跟隨督查組赴江蘇、廣西等城市實地督查發現,督查組采取形式督查和實質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形式督查包括判斷水體感官上是否消除黑臭,水質監測數據是否符合基本消除黑臭現象的要求等。實質督查則包括檢查控源截污措施、垃圾清理措施、清淤疏浚措施和生態修復措施4方面是否落實。
各個督查組根據組員特長分配任務。專業知識過硬的組員通過巡河的方式開展現場檢查;善于組織群眾和群眾溝通的組員負責入戶調查,指導群眾填寫調查問卷;有監測工作經驗的組員負責水質取樣和檢測。
督查期間,每名組員的手機中都安裝了一個名為“黑臭水體專項督查系統”的APP。通過APP,組員們不僅能夠獲得黑臭水體的GPS定位、查詢到每個黑臭水體在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的備案情況,還能手動在APP上記錄現場檢查的詳細情況,包括水體是否黑臭、是否有漂浮物、水質是否取樣、水質檢測結果如何等。
不僅專業的督查組成員需要回答這些問題,居住在黑臭水體附近的居民也要參與同樣的測評。
“你們好,我們是生態環境部和住建部聯合派出的黑臭水體整治督查組。請問你長期居住在七里灘溝附近嗎?能否配合我們做一項問卷調查?請拿出你的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即可作答。”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吳信智和兩名督查組組員走進山西省呂梁市七里灘溝附近的村莊和社區,開展入戶調查。
七里灘溝是呂梁市區排查出的8條黑臭水體之一。面對最后一個問題,即“你對黑臭水體整治情況滿意嗎”,在附近居住了二三十年的馮阿姨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十分滿意”的選項。
而面對同樣的問題,居民辛大爺選擇了“基本滿意”。在他看來,盡管七里灘溝屬于季節性干枯溝,且在整治時鋪設了箱涵,大多數時候看不到水。“但是一下雨,兩側山上的泥沙就會隨雨水一起流到溝里,有安全隱患,希望能在兩側山上多種樹,防止水土流失。”
無論肯定還是否定,這些來自群眾的意見都被記錄在評議表中,作為督查組判定黑臭水體是否完成整治任務的關鍵指標。
督查到了什么?
控源截污不到位、底泥污染未有效解決、沿河傾倒垃圾等問題普遍存在
經過督查,黑臭水體治理存在的諸多問題一一曝光。
控源截污不到位。督查期間,發現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方面的問題共分五大類190個,涉及92個水體。主要體現在存在非法排污口、城鎮污水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截流的污水未經處理異地排放、雨污合流等方面。在南京,老城區河流較多,污水管網系統不完善,絕大部分地區為合流制,截流倍數較低,雨季污水溢流成治水短板,現有污水處理能力在降雨期間應對能力不足;在揚州,由于歷史原因,市區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局部區域仍存在合流制、截流制的排水體制,局部管網截流系數偏小,仍存在降雨期間部分污水溢流入河的現象;在廣州,各黑臭水體兩岸普遍存在雨水排放口隨意放置、私接亂接現象,且存量較大、規格不一,缺乏長期有效監管。
底泥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督查期間發現14個城市41個黑臭水體重污染底泥未得到有效清除,69個黑臭水體清理出的底泥隨意堆放。在無錫,部分河道清淤底泥未進行檢測,填埋處置方式較為粗放;在上海,大多數黑臭水體均未制定疏浚底泥消納利用方案,大多堆放在岸邊,缺少防滲、水保及安全防護措施。
沿河傾倒垃圾問題突出。現場督查發現,36個黑臭水體河面存在大面積漂浮物,64個黑臭水體河岸存在大量隨意堆放的垃圾。在深圳,部分河道岸邊有垃圾違規堆積和傾倒現象,內源污染尚未完全消除;在南寧,部分河道岸邊存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無序堆放,個別河道的正規垃圾堆放點存在垃圾超范圍堆放。
整治方案不完善。蕪湖、安慶等地未對黑臭水體整治方案進行充分的論證,缺乏可行性、科學性、針對性、全面的分析,以及對整治效果的研判,黑臭水體整治無法得到切實保障。東莞市在河道治理上缺乏系統性,未考慮上下游及其支流的整體性、協同性,存在河道分段截污治理現象。廣州市多數整治方案與《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吻合度不高,方案系統性不強。深圳市部分河道整治的技術方案比較簡單,存在調查不夠細、底數不夠清、措施不系統、無法定量決策等問題。部分治理技術方案把重點放在河岸、景觀、補水等措施上,沒有突出控源截污這一關鍵環節,給后期水質穩定達標埋下隱患。
同時,各督查組發現,一些地方存在尚未向國家上報的黑臭水體,包括廣州102個、深圳80個、無錫18個、揚州14個、東莞12個、上海11個、蕪湖2個,南京、武漢、隨州各1個,共242個。
督辦什么?
將問題清單移交地方政府,要求限期整改并公開
針對專項行動期間發現的問題,生態環境部向蕪湖、無錫、揚州、安慶、合肥、三亞、海口、東莞、廣州、深圳、桂林、十堰、隨州、武漢、郴州、岳陽、長沙、南寧、上海19個城市人民政府下發督辦函,要求限期整改并向社會公開。
記者梳理了19個城市督辦函后發現,督辦問題具體明確,整改要求可操作性強。
針對長沙龍王巷等河段治理前后水質均為輕度黑臭的問題,督辦函中分析認為,是上游來水黑臭,影響治理效果。在整改要求中,明確提出盡快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治理,加快推進黑臭水體上游或支流的綜合整治,避免上游或支流污染影響治理效果。
針對深圳市黑臭水體整治底數不清的問題,督辦要求,要對進入黑臭水體的污染源進行全面調查,弄清工業、農業、城鎮生活、城市面源、內源污染等不同類型污染源的貢獻比例。在此基礎上,強化黑臭水體整治技術方案的編制,確保方案中底數清晰、問題定量、目標科學、措施系統、技術合理、效果明確。
督查發現,蕪湖、無錫、揚州、安慶、合肥等不同城市不同河道地理水文和污染情況往往差異較大,只有實事求是,因河制宜,才能實現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長治久清。
針對南京市黑臭水體治理中存在的未形成上下游系統治理的問題,督辦要求加快實施南京主城水系連通及生態補水規劃方案,加強水系之間有效連通,形成高效的生態補水體系;針對郴州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案簡單,工程布置比較分散等問題,督辦要求根據郴州市的地理地貌特點,以城區小流域治理為抓手,制訂針對性強的黑臭水體治理工程規劃和系統整治方案。
對各地的督辦要求兼顧“回歸自然”和“以人為本”的思路,提出用全流域、系統化治理理念來引領頂層設計,采用多種技術措施,綜合考慮城市水系建設、區域水循環構建和生態安全功能健全進行規劃和設計水體治理。
如上海市建成區56條段黑臭水體分別編制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但各整治方案編制質量良莠不齊,存在污染源調查、環境狀況調查、技術路線、整治效果預測等內容缺失問題,且整治方案技術審查意見均未明確是否通過審查的結論,無法判斷整治措施能否實現黑臭水體“長治久清”的治理目標。因此,督查組建議全面核實主體工程清單實際完成情況,對未實施治理工程開展科學論證,明確并落實各河道應實施的治理工程內容,提出河道長效治理和管理機制,建立長期水質監測機制與預警評估體系,確保整治效果長期保持。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要制定科學系統的技術路線,另一方面更要有長效的管理措施作保障,否則水體又會“黑臭復發”。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