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科協聯合青年科學家協會啟動實施了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主題宣傳活動,我院副院長、研究員康興生作為我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專訪內容刊登在2019年8月1日出版的《中國科學報》第8版,并被“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轉載,成為黨員群眾學習的榜樣和標桿。
專訪講述了康興生副院長10多年來,帶領團隊堅守“環保初心”,緊跟政策、市場動向,秉承“創新引領發展”的工作思路,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不斷做大做強工程主業的事跡。現將專訪全文轉載如下:
康興生副院長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全文
(轉載自《中國科學報》)
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美譽的馬踏湖,如今碧波粼粼、水天一色。而這個位于山東省桓臺縣的內陸湖泊,曾因工業、農業生產導致污水橫流,生態平衡被嚴重破壞,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生活。
如今,看著清流潺潺的“魯中明珠”,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研究員康興生十分欣慰。
一直從事環境工程咨詢與設計、環境科學研究等工作的康興生,多年來致力于河流底泥重金屬污染治理、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等領域的技術研究。
“我們建立了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機制,通過研究和預判經濟社會發展對環保的需求,先后成立了人工濕地、河流底泥和地下水污染修復與治理的創新人才團隊,先后獲批籌建了山東省自然水域底泥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山東省人工濕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過近年來的技術創新和經驗積累,有效推進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業務的快速發展,在馬踏湖和南四湖流域建設了一批示范工程,打造了人工濕地和河流底泥污染治理業務的品牌優勢,并在全國進行業務發展的戰略布局,走在了全國前列。”康興生告訴《中國科學報》。
打造水下新生態
2003年,初出茅廬的康興生來到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沒想到一待就是十幾年。多年來,康興生主持和參與各類環保科研項目十余項,累計科技研發資助達1100余萬元。
2009年,康興生承擔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水專項)子任務2項。在河口多級串聯人工濕地設計與效果評價研究中,他帶領技術團隊,研發了規模化的人工濕地水質凈化技術,通過構建生態滯留塘、潛流濕地和表流濕地的組合工藝技術體系,開發了潛流濕地防堵塞、強化脫氮除磷填料優選、低溫水質保證及曝氣增氧等關鍵技術。
“我們開發了河流湖泊濕地挺水、浮葉及沉水等水生植物、底棲和濾食性水生生物組合的‘水下森林’生態鏈關鍵技術,有效解決了北方季節性河流的水質從水污染排放標準向水環境質量標準跨越的技術經濟瓶頸。”他說,“相較于傳統物化深度處理工藝,該技術節約投資和運行成本分別為1/3 和1/2,為我省南四湖流域、馬踏湖流域水環境承載力的提升和南水北調東線輸水水質的達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河水變干凈了,但河底泥里沉積的重金屬怎么辦?
自2012 年,康興生受山東省環保廳委托,帶領技術攻關小組,攻堅克難,主持完成了“底泥重金屬處理處置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
該團隊先后發明了底泥重金屬污染模塊化異位治理方法等7項發明專利和9項實用新型專利,涵蓋了污染底泥勘察、環保疏浚、篩分處理、最終處置等各個工藝環節,建立了完善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底泥重金屬異位處理處置技術體系。
該技術體系成功地應用于沂河沂水段底泥處置及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為我國開展底泥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研究成果落地才踏實
雖然成果豐碩,康興生卻認為,“研究成果能實現產業化,實實在在落到實處,才最踏實”。
于是,在技術成果積累和工程實踐的基礎上,康興生帶領技術團隊,于2015年9月獲批籌建了“山東省自然水域底泥重金屬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于2016年11月成立“山東環境科學學會底泥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建立了長效的技術研發與推廣的機制和平臺。通過技術成果的不斷轉化和推廣,河流底泥重金屬處理處置技術體系廣泛應用于煙臺界河、臨沂沂河、濰坊虞河等河流底泥重金屬處理領域。同時,團隊有效實現了專利技術的應用轉化,研發制造了“多級自控篩分裝置”等底泥處理的核心技術裝備。
2017年1月,康興生團隊獲批籌建了“山東省人工濕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3年來,中心人工濕地技術成果不斷轉化和推廣,累計應用于人工濕地工程設計和設計承包一體化項目50余項,形成銷售收入逾10億元。
此外,康興生團隊還研發了高效能的鰓式曝氣器,有效提高了好氧生化處理的供氧效率,并減少了曝氣系統的運營維護工作量。康興生主持編制的《油田含油污泥流化床焚燒處置工程技術規范(試行)》對危險廢物油泥砂的無害化處理也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