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徐衛星
5月3日,在中國環博會(上海)現場,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與和君咨詢生態環保事業部(和謹咨詢)聯合發布行業發展前瞻性報告《2018 生態環保行業大勢》(以下簡稱《報告》)。
據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負責人介紹,生態環保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每一年、每一個細分領域的發展情況都不盡相同。《報告》經多家研究機構共同探索、討論,根據2017年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發展的歷程經驗,經過多輪次的碰撞后形成,凝聚了行業各類智庫的智慧。
《報告》用“大融、競化、攻堅、漸退”4個關鍵詞來概括2018年行業發展趨勢。
融合之下,競爭進入白熱化
《報告》認為,2018年將是“大融”元年,具體體現在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將從對立面走向融合,環保企業加速奔赴資本市場與金融融合,同時,企業間跨界聯合形成平衡生態或將開始嘗試,傳統單體項目制企業或將成為大生態融合下的附庸,區域化、跨區式的生態解決方案將獲得勃勃生機,行業機遇再現。
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究竟誰會在未來競爭格局中勝出,《報告》提出的第二個關鍵詞是“競化”,認為隨著央企等“野蠻人”的大舉介入,互聯網、數字化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勢必會給生態環保產業增添變數,跨界“打劫”或將頻發。
根據統計數據,目前,98家央企中已有68家涉足生態環保;已有6個省市整合省級環保資產形成專屬環保平臺進入市場,更多的地市成立地市級別水務等各類專業環保平臺大舉殺入。華為、百度……無數巨頭也沖入生態環保產業。2017年環保產業共發生86起并購,涉及金額385億元。
攻堅之年催生大量市場機遇
2017年,“大氣十條”5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各級政府越來越高的環保監管要求,無疑將從大氣延伸到水、土各方面。
從2017年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前三季度,“水十條”共有6項重點任務進度需要加快,不少省份存在工業集聚區治理、清潔化改造、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未達標水體達標方案編制、加油站換罐或防滲池設置等進度滯后的問題。
關于“土”方面,2017年,7個省份開展地塊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17個省份確定并公布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共有4507家重點監管企業;55座歷史遺留尾礦庫整治工作完成。
因此,《報告》認為,2018年將是“攻堅”之年,各級政府在“綠水青山”面前必須放棄從前的低水平高污染的“金山銀山”,環保攻堅戰又將演變成經濟發展轉型攻堅戰。從市場機遇來看,流域治理將從小型水域向干流釋放機會,大氣治理從VOC到超凈排放皆有發展空間,同時,工業園區改造機會、農村環境治理將催生更大市場空間。
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大的市場行情下,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分羹。節能環保上市公司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2017年上半年盈利企業376家,虧損企業218家,盈利企業占比63.3%。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盈利企業136家,虧損企業60家,盈利企業占比69.4%;新三板上市公司盈利企業240家,虧損企業158家,盈利企業占比60.3%。
環保行業熱潮中,為何有如此多的企業在虧損?
《報告》給出的第四個關鍵詞——“漸退”:認為行業持續高增長,但漸退之勢逐漸顯現。行業平均營收或將維持20%增速,但平均凈利潤增速或將下降。雖然環保突擊檢查、定期巡檢日漸成常態,但行業高峰尚未到,相比于從前的一路高歌,增速或將平穩。
不過,《報告》也提出,在漸退之時仍有機會,在重建設過后,運營管理的提升勢必考驗企業的真正實力,因此強基礎,勤創新,企業還需要苦練內功。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