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杜宣逸北京報道 根據群眾舉報,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于2018年3月中下旬對江蘇省鹽城市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豐公司)嚴重環境污染及當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開展了專項督察。
輝豐公司是全國農藥行業的大型企業,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年產原料藥、制劑20余萬噸,附產蒸(精)餾殘渣殘液、蒸發析鹽等危險廢物約1萬噸,主廠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港石化新材料產業園。
督察發現,這家公司環境違法問題嚴重,主要有:
一是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根據有關證據指向,督察組在廠區兩處區域現場組織挖掘,一處掘深僅1.5米即發現散發刺激性氣味的黑色污泥,經取樣鑒定屬危險廢物;掘深3米后滲出散發刺激性氣味的黃色污水,鑒定發現廢水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濃度嚴重超標。另一處掘深兩米發現大量黑色油污,掘深3米發現油泥,經取樣鑒定均屬危險廢物。兩處填埋區域均未采取防滲措施,且填埋危險廢物上面嵌有混凝土層,其上再覆清土和建筑垃圾,部分填埋區域上方甚至建有生產車間或其他建筑物,以逃避監管。經對周邊地下水取樣監測,地下水已明顯受到污染。督察組還對輝豐公司下屬江蘇科菲特生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廠內兩處區域組織挖掘,掘深約兩米后發現近百噸袋裝或桶裝農藥蒸(精)餾殘渣和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刺激性氣味濃烈。
二是違規轉移和貯存危險廢物。輝豐公司下屬連云港市華通化學有限公司,未經審批擅自變更生產工藝,將約2.2萬噸化工殘液通過罐車非法轉移至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鹽城銀天源制鎂有限公司,再通過此公司雨水溝偷排至外環境。現場督察還發現,銀天源制鎂有限公司在廠內傾倒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其附近雨水溝廢水化學需氧量和苯系物濃度分別為973毫克/升和3.86毫克/升,污染嚴重,現場刺激性氣味濃烈。
輝豐公司廠內還露天堆放近萬噸各類危險廢物和危險化學品,大量污染物在降雨時隨雨水排入清下水管道,環境污染和風險隱患十分突出。下屬鹽城明進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廠內露天堆存危險廢物,未采取“三防”措施,下屬連云港致誠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蘇嘉隆化工有限公司均超期貯存大量危險廢物,存在環境污染隱患。
三是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督察發現,輝豐公司長期利用雨天將含有甲苯、三氯苯酚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高濃度廢水通過廠區清下水管道排至廠區西側八中溝,進而匯入黃海。經當地公安機關偵訊,這家公司僅2015年利用暴雨時機就偷排高濃度廢水十余次。大豐區環保局2015年7月24日現場取樣監測發現,這家公司通過清下水管道偷排高濃度廢水,企業西門兩側清下水排口化學需氧量濃度分別高達13503毫克/升和17968毫克/升;督察組在2018年3月21日現場檢查時,企業仍擅自開啟清下水排口并間斷性外排廢水,廢水化學需氧量濃度超過200毫克/升,超標1.61倍。
四是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輝豐公司兩臺40蒸噸水煤漿鍋爐在未完全建成治污設施情況下,即于2017年12月中旬擅自投入運行,高濃度廢水制水煤漿副產蒸汽項目批建不符;咪鮮胺項目變更生產原料未報批環評,擅自于2014年開始陸續實施改建工程。下屬江蘇科菲特生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按設計要求建設污泥濃縮池,污泥壓濾設施長期閑置,污水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廠內露天堆存的大量危險廢物來源不明,生產車間廢水跑冒滴漏現象明顯。
此外,輝豐公司為應對督察組現場檢查還臨時編造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并提供虛假報表。
督察認為,輝豐公司嚴重污染問題主體責任在企業,但當地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慢作為問題也十分突出。2016年7月~8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江蘇省后,先后兩次交辦反映輝豐公司污染問題突出、違規存放高濃度廢水并利用雨天偷排的群眾舉報。但鹽城市及大豐區在查處過程中避重就輕,僅就企業環境管理提出整改要求,未對偷排高濃度廢水問題開展針對性調查,最終以舉報不實為結論向社會公開。
2013年以來,鹽城市及大豐區黨委政府及其環保部門共收到上級轉辦或群眾直接舉報涉及輝豐公司環境污染問題的信訪130余件,但均未引起足夠重視,未組織深入核實,查處工作流于形式。在新《環境保護法》實施3年多的時間里,除在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時就企業危險廢物未網上申報問題罰款5萬元外,再未對企業環境問題進行實質性處罰。
2017年12月,根據群眾舉報,大豐區在江蘇科菲特生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廠內挖掘出違法填埋的農藥殘渣等危險廢物50余噸,但工作中途而止,不僅沒有繼續挖掘處理到位,而且也未對企業依法進行查處,助長了企業僥幸心理。2018年1月,群眾通過律師致信鹽城市委、市政府,反映輝豐公司在2017年利用暴雨偷排高濃度廢水情況,但鹽城市環保局未經核實,即于2018年1月25日公開調查情況,認定輝豐公司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
根據專項督察情況,生態環境部于2018年4月11日致函江蘇省政府,要求嚴肅查處輝豐公司環境違法問題,并盡快開展非法填埋危險廢物全面排查挖掘、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及修復工作。同時已梳理形成問題案卷,將于近日移交江蘇省委、省政府,由其責成相關部門調查處理,依法依規依紀實施問責。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