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和京津冀一體化進程持續加速,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實施,標志著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的藍天保衛戰全面升級。為此,大城縣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正視問題、持續發力,全面打響有色金屬加工和保溫建材兩個產業整治攻堅戰。
一、斷尾求生,鐵腕開展產業集中整治
在以往治理的基礎上,大城縣進一步提高標準、加大力度,以壯士斷腕、浴火重生的勇氣和精神全力做好有色金屬和絕熱節能材料企業整治工作。
大城縣要求兩個產業要對照標桿企業進行整治,達不到環保標準的一律退出。巖棉產業,具備兩條以上生產線、年產能4萬噸以上的企業,以翔達巖棉為標桿進行整改,室外全封閉、室內規范,打造“花園式”廠區環境;對年產2萬噸以上的單線巖棉生產企業,引導兼并重組,達不到環保和產量要求的全部關停取締。玻璃棉產業,以華美為標桿進行整改提升,對5家使用一段式煤氣發生爐的企業全部“溫爐”停產整改,責令8月底前全部整改為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兩段式煤氣發生爐。有色金屬產業,以山山、首鋁為標桿,嚴格按照國家環保要求進行停產整改,對沒有整改希望的,堅決取締到位。
連續開展不定期突擊性晨查夜查、“零點”拘捕系列行動,嚴厲打擊環保違法行為。4月以來全縣共拘留環境違法人員52人,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同時,結合“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對整改不力、監管不到位的鄉鎮、部門、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嚴肅問責,對包括兩名鄉鎮長在內的31名鄉鎮干部、29名企業責任人給予了相應的行政警告、黨內警告處分。
二、推崇創新,加速推進全縣產業結構優化
大城縣在堅持整治不停步的同時,著力在推動科技創新、引進新興產業上下功夫,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真正讓大城縣產業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先機。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持續推動兩個產業優化升級。大城縣充分發揮項目聯合預審機制,嚴把項目立項、用地、環評等各環節,對巖棉、玻璃棉、有色金屬加工等行業項目不再新批,從源頭上切斷同質類新項目上馬。對于保留來下的巖棉、玻璃棉、有色金屬加工大戶企業,著眼長遠,繼續深入推進產業整改提升和規范化管理,瞄準行業高端,增上先進設備、完善生產工藝,全力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
二是創新企業技術,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制定實施《大城縣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設立1200萬元的科技創新基金,對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企業進行獎勵,對企業創新發展予以引導扶持,大力營造創新發展的濃厚社會氛圍。加快省級絕熱節能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建設國家級絕熱節能材料檢查站,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好現有21家企業研發中心作用,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的對接合作,引進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行業龍頭,提升企業競爭力,壯大產業發展實力。
三是創新產業路徑,引進環保型新興產業。大城縣在推動兩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同時,積極引進環保型新興產業。結合實際情況,大城縣確定了環保無污染的氣霧劑產業作為發展方向,通過多輪談判協商,與上市公司、國內氣霧劑龍頭企業深圳兆新集團合作,建設世界級的氣霧劑產業研究院和加工工廠,加快建設一座能與世界對話的氣霧劑產業新城。同時,加強與北京能源、上海綠地申花、普洛斯等中外知名企業的對接洽談,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環保無污染的新項目、新產業落戶,使全縣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為產業的跨越發展增添新動力。
三、打造標桿,產業整治效果初顯
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晝夜奮戰,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兩個產業正在甩掉“舊包袱”,煥發“新活力”。
一是低層次企業淘汰出局。大城縣共完成整治“散亂污”企業1968家,兩個產業中,巖棉企業剩余25家,消減產能20萬噸/年;玻璃棉企業剩余13家,消減產能1萬噸/年;有色金屬熔鑄企業剩余17家,消減產能50萬噸/年。不符合環保政策的小企業、小作坊全部被打掉,保留下來的企業嚴格按照環保標準整改到位,污染排放高和“臟亂差”的企業基本“清零”,產業的整體層次明顯提升。
二是企業品牌效應凸顯。華美玻璃棉、翔達巖棉、首鋁鋁業等標桿企業,在環保達標的基礎上,按照“花園式”的整治標準,不斷加大投入,在全面提升了廠區環境的同時,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轉型發展,也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叫的響的品牌。成立了河北省絕熱節能材料行業協會,華美集團成為全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副會長單位,華能中天集團成為全國巖棉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巖棉、玻璃棉行業全年產量占全國市場60%份額,橡塑擠塑占全國50%市場份額。
三是行業環保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兩個產業先后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安裝了先進的環保設備,巖棉生產企業引進了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全封閉、無煙塵生產線,加裝了國內最先進的脫硫除塵、自動加藥報警系統,兩個產業環保和技術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同時,相關企業還在進行技術創新研發,不斷改進環保設備和技術,力爭成為全國同類產業環保標桿企業。翔達巖棉引進德國生產線,環保排放和技術含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豪亞巖棉借鑒國際先進生產線,進行國產化改造,使單條生產線建設成本僅為進口生產線的五分之一,并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神州集團與意大利頂尖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玻璃棉生產設備,現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領了國內高端市場。
四是行業稅收未降反升。特別是保溫建材產業,在同步開展環保治理的情況下,打掉低端企業,為品牌企業空出市場空間,導致今年市場行情好于往年,標桿企業訂單不斷,產品銷量明顯提高,從而帶來行業稅收的增長,1-6月份稅收達到1.04億元,同比增長35.4%。
來源:國家環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