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能源以煤為主的格局,也決定了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生產和消費結構。煤電的發展在穩定我國電力穩定、安全運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制作的《中國煤電清潔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9月19日在京發布。《報告》系統闡述了中國煤電的發展現狀及在現代能源體系中的作用,全面梳理了煤電清潔發展的行動和措施,系統展現了煤電清潔發展的成效,并對煤電清潔發展進行了展望。
煤電依然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體
《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16.51億千瓦,其中煤電裝機容量9.4億千瓦,占發電裝機總量的57.3%;發電量達6.02萬億千瓦時,其中燃煤發電量約3.9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65.5%。從結構上看我國火電在總裝機容量與發電量中占比較高,在滿足能源電力需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近十年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迅猛增長,但煤電依然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和基礎電源。
《報告》顯示:2016年煤電平均標桿電價只有0.3644/千瓦時,煤電平均標桿電價與水電基本相當,與核電、氣電、新能源發電相比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對穩定電力價格水平,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煤電清潔發展成效顯著
在節能環保法律法規的約束下,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在先進燃煤發電技術、污染治理技術的指引下,我國煤電發展的成效顯著。煤電廠已實現了從設計、施工、投運到關停全方位的清潔化發展。煙塵排放績效由1979年的25.9克/千瓦時下降得到2016年的0.08克/千瓦時,下降99.7%,目前燃煤電廠脫硫效率大于97%,部分點成可以達到99%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國新增脫硝機組容量約9.1億千瓦,占火電裝機容量的85.8%。從2011-2016年,累計新增脫硝機組已達億千瓦,年平均脫硝容量超過1億千瓦。
與2005年相比,2016年電煤消耗量增加約5.5億噸,而同期三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達79%~90%。
“十二五”期間,電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減排726萬噸和770萬噸,為我國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以煤為主的火電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績效明顯好于除日本之外的其他國家。
減少污染需要增加電煤利用比重
盡管我國煤電清潔化利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煤炭轉型發展依然有較大空間。世界電煤消費占煤炭消費占比平均是56%,我國的煤電占比只有49%,遠遠低于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發達國家,甚至比印度的70%還低。由于煤電是對煤炭最清潔的利用方式,煤電在煤炭利用占比較低,勢必影響煤炭清潔化利用。
因此,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大量壓減散煤利用,降低煤炭在終端分散利用比例,大幅提高電煤在煤炭消費的比重,才可有效解決煤炭燃燒的污染問題。
《報告》最后得出結論:我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決定了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的格局,也決定了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生產和消費結構;煤電在當前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應急調峰、集中供熱、平衡電價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我國燃煤發電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燃煤電廠污染物實現了嚴格管控,環保設施形成了全覆蓋;我國煤電清潔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效,污染物排放績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低碳是能源發展的大趨勢;燃煤發電將持續發揮基礎性和靈活性電源作用;煤電清潔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常規大氣污染物已不是煤電發展的約束性因素,碳減排將成為煤電發展重要制約因素。
來源:中國環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