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日前召開的環境執法情況新聞通氣會指出,自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以來,共檢查企業(單位)32004家,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20482家,問題企業占比約為64%。由此可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改善環境質量需要持續努力。從深層次看,一些地方重發展而輕環保、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不力,是造成問題企業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
改善環境質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要求,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作出指示,體現了黨和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意志。
我們必須認識到,改善環境質量、推進環境保護是地方政府的法定責任,更是嚴肅的政治責任。無論中央環保督察、專項強化督查還是其他檢查,目的都在于以強大的壓力傳導推動環境保護責任的落實。某個企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說明企業環境意識薄弱;問題企業大量存在,背后則一定有地方政府履行環境責任不到位的原因。
一些地方除了問題企業眾多,還被發現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等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妥善解決,關系到一個地方環境質量能否有效改善。這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將環境保護作為政治責任來履行,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開創環境保護新局面。
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毋庸諱言,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黨政領導干部政治意識不強、政治站位不高,未能從黨執政興國的高度理解和推進環境保護工作,造成環境問題累積加重、環保工作困難重重。黨政領導干部應該有這樣一種認識:只有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才能具有大局意識、超前思維,才能更好地解決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當務之急,就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思想,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把講政治落實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具體行動中。
要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為地方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當前很多地方都提出推動綠色發展,將其寫入各種規劃中。但能否將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有效地轉化為實際行動,還有待檢驗。現實中,犧牲生態環境進行掠奪式開發的例子并不少見。只有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健全制度安排、強化考核約束,才能形成推動綠色發展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和內生動力。
要將群眾呼聲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方向。大氣、水、土壤污染已成為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呼吸清新的空氣、喝上清潔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是群眾的殷切期待。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這個重點,下大力氣治理大氣、水、土壤污染,以實實在在的變化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要較真碰硬抓好責任落實。環境問題就是發展問題,環境問題的解決過程必然會觸及地方政府、企業的利益。一些環境問題久拖不決、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難以遏制,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因為觸及利益,調整利益的阻力巨大。較真碰硬才是真落實。環境保護仍處于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直面問題,果斷亮劍,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
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良好的工作作風是干事成事的重要保障。當前,不思進取、不接地氣、不抓落實、不敢擔當的作風問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問題解決不好,環境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就難以保證。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作風建設,加快形成“嚴、真、細、實、快”的干事創業氛圍,用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迎接各項工作和挑戰。
登高才能望遠。環境保護事業是一項偉大而神圣的事業,只有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才能真正提升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早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讓群眾早日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