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江俊、趙瑾等學者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提出了首個光解水制氫儲氫一體化的材料體系設計方案,解決了氫能大規模應用最困難的氫氣分離和安全儲運兩大瓶頸問題,具有低成本、通用性、高安全的優點。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氫是一種清潔能源,燃燒生成水,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達到環保可再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但幾十年來光解水制氫的發展停滯不前,原因是分離和收集氫氣非常困難,氫氣的存儲安全和儲運成本也是重大挑戰。
針對這些技術難題,我國科研人員從英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和中科大吳恒安教授關于石墨烯的研究工作得到啟發,近期設計出一種二維碳氮材料與石墨烯基材料復合的“三明治結構”。
他們將碳氮材料夾在兩層官能團修飾的石墨烯中,這種“三明治結構”可以同時吸收紫外光和可見光,用太陽光能產生激子并裂解出質子,再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將光解水產生的氫氣分子“安全地”保留在三明治復合體系內,實現高儲氫率下的安全儲氫。
這一研究體系同時以較低的成本,巧妙地抑制了光解水制氫的逆反應發生,實現了氫氣的有效提純,是首個安全制氫與儲氫一體化的設計。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