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答記者問實錄 |
記者會開始時,陳吉寧說,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與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環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環境問題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優美環境是人類的重要福祉,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總書記關于生態環保的有關批示指示有200多次。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戰略的高度加以推進。李克強總理也對環境保護作出多次重要批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對環保工作做了重點部署,他特別強調,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黨中央、國務院對解決當前包括大氣污染在內的突出環境問題,決心是堅定的,行動是堅決的,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環境保護部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落實好各項環境保護的工作和任務,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環境保護涉及千家萬戶,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護者。所以,我在這里也期盼每一個人不要成為環境問題的旁觀者、指責者,要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參與者、貢獻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就會更好、更快地實現天藍、水清、地凈的美麗中國。
中國日報和中國日報網記者:老百姓都希望天天看到像今天這樣的藍天白云,但是我們經常也會遇到一些重污染天氣。《大氣十條》出臺實施已經3年多了,請問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頻頻出現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們治理的路子對不對?什么時候能夠看到重污染天氣的狀況能夠有所好轉?
陳吉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實施三年多了,大家都很關心這三年到底有沒有進展,特別是去年入冬以來出現了多次大面積的重污染天氣,大家有一些困惑。我今天就你這個問題先談一點概念,我們怎么看這個問題。空氣質量包括PM2.5,主要受兩個變量的影響,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氣象條件。其中氣象條件是邊界條件,決定了這個區域有多大的環境容量,也就是說,這個區域可以接受多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環境質量不超標。污染物的排放量,我們認為它是一個自變量,是引起環境質量變化的決定因素。這兩個變量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這兩個因素中,氣象條件是自然因素,是不可控的,而且它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氣象條件具有很強的波動性。隨著小時、每天,甚至再長一點的時間尺度,每周、每月、每年都會有很大的變動。這意味著在一個地區環境的容量是隨著氣象條件變化的,在冬季更容易形成靜穩天氣的條件,所以冬季的環境容量是比較低的,但同時冬季我們要取暖,又會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這一減一增,導致了冬季頻繁出現重污染天氣。第二個因素是排放量。排放量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所以它是一個可控因素。我們環保工作的目標就是把這個人為污染物排放量盡可能減下去,減到什么程度呢?減到最小環境容量允許的排放量,就會減少甚至不發生重污染天氣。這時環境問題就解決了。
一般來講,環境問題不是短期兩三年可以解決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當我們判斷一個環境污染控制策略是不是有效,需要把這些起波動作用的氣象條件排除出去。這樣我們才知道采取的措施方向對不對,力度夠不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國際上一般有一個通用的辦法,不是簡單地今年和去年比,而是用三年滑動平均法進行評價,這種方法是用更長一個時期,盡可能把氣象的波動因素給剔除掉。中國的《大氣十條》已經實施三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是可以做一個三年的類似比較來看,我們采取的措施方向對不對、力度夠不夠。這就回答了剛才這位記者的問題。
我把這三年的情況在這里給大家看一下。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是我們三個控制PM2.5的重點地區,平均濃度分別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33.0%、31.3%、31.9%。另外還有一組數據,2016年74個重點城市,去年PM2.5平均濃度是50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0.6%。大家可以看,除了北京之外,所有控制PM2.5的地區,在過去的三年里都減少了30%以上。隨著這30%的減少,與此同時,優良天數的比例在上升,重污染天氣發生的頻次也在明顯降低。
從三年來的情況來看,我們的變化是實實在在的,是顯著的。可以講,它是一個整體的、全面的改善。這個改善方向是對的。力度夠不夠,我們也可以跟發達國家解決這一問題三年時間改善的程度做比較,即使從改善速度上看,我們也不慢,甚至比一些國家還要快。但是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條件跟他們比要難得多,發達國家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基本上是分階段解決,先解決燃煤的問題,再解決機動車問題,是分階段、用比較長的一個時期解決的。我們不同,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主要是以煤炭、化石燃料為主。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生活方式也不夠綠色,汽車的保有量增長也很快。所以,我們單位面積上的人類活動強度比他們高很多。在這樣一個比較難的情況,三年時間取得這樣的成績,充分說明我們當前大氣治理的方向和舉措是對的,是有效的。
去年,我們請中國工程院集合了各方面的專家對《大氣十條》的執行情況做了中期評估,他們獨立得出的結論也說明了當前的治理方向和路徑是正確的,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所以我們對大氣污染治理要有充分的信心,這個信心是在事實的觀測基礎上得到的,不是一個盲目的信心。
那么我們的問題是什么?說成績,不是要掩蓋問題,我們還是要面對問題。我在一月初的記者會上明確說過,我們冬季取暖期的污染改善程度并不大。我今天也在這里給大家報告一下,也是用三年的時間看一看,冬季取暖期我們變化有多大。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地區和74個城市取暖季的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22、61、47、76微克每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9.6%、36.5%、26.6%和20.8%。可以看出,除了京津冀之外,其他地區即使是在冬季,環境質量也有比較大的改善,比較明顯的是廣東,已經連續兩年年均濃度整體達標。
那么應該怎么看待京津冀(的問題),這也是大家關心的。這里面也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客觀原因就是我們去年秋天入冬以來,全球出現了普遍的氣候異常現象,污染物擴散條件是多年來最不利的一次。不僅影響到中國,大家看從印度、伊朗等中東國家到韓國等東亞國家,到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有些國家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可是這次重污染天氣又卷土重來。中國北方地區去年冬天是一個大暖冬,冷空氣不活躍,強度弱,風度小,溫度明顯偏高,不利于污染物擴散,不僅增加了污染物的積累,而且推高了PM2.5濃度。主觀原因是我們針對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是我們當前治理大氣污染的難點和弱點。針對這個問題,中央做了專門部署,大家可能注意到,總書記親自研究北方冬季供暖工作。李克強總理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提了五個方面的重點,很多工作就是針對冬季重污染問題的。張高麗副總理也多次專題研究這個問題。應該說,我們現階段對下一步如何解決冬季大氣污染問題,使各種措施都非常明確,關鍵是抓落實,就是要擼起袖子,把這些已經部署的工作抓實、抓細、抓好。
我也說過,我們是在一個高污染排放量的情況下來改善環境,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個表面數字,后面有復雜的經濟社會活動,包括偏重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這些問題的調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所以它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發達國家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用了20年到40年的時間,有的甚至用了50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既要打好攻堅戰,又要打好持久戰。有一點可以告訴大家,我們一定會比發達國家更快地解決這個問題。我這也是有依據的,從過去我們一些環境問題解決上看,比如說二氧化硫導致的酸雨問題,比如水中的有機物問題,這都是過去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峰值出現拐點的時間要遠遠早于發達國家。所以我們有信心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更快、更好地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和央廣新聞客戶端記者: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各方對它寄予了厚望。但是,就目前的一些情況看,一些地方環境違法行為依然比較突出,環保部也經常對此問題做出典型案例的通報。請問陳部長,新環保法實施兩年來,您覺得在執行偏軟的問題上有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環境違法行為有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您如何評價?
陳吉寧:新環保法是2015年1月1日生效實施的。我們已經連續兩年開展環保法的實施年活動。這兩年來各種配套的法規不斷完善,也在不斷地加大執法力度,宣傳培訓工作也全面展開。可以說還是取得了積極的進展。總的看,環境守法的態勢正在逐步形成,為什么這么講?在這里給大家報告幾個方面:
第一,依法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環保法總則第六條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的環境質量負責。落實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是落實環保法的重中之重。我們抓了三件事:
一是開展中央環保督察,明確地方和各部門的責任。通過督察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就是抓發展、抓建設的也要抓環保,這才是落實五大新發展理念,這樣才能形成環保工作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在中央環保督察的帶動下,去年各省級環保部門對205個市(區、縣)政府開展了綜合督查。二是對環境問題突出的33個市縣政府進行公開約談,通過揭短露丑,起到警示作用,形成壓力、推動工作。三是對工作任務不落實、問題突出的5個市縣實施了區域環評限批。
第二,落實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主要是要從嚴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去年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2.4萬余份,罰款66.3億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28%和56%。環境保護部掛牌督辦27起重點環境違法案件,組織查處取締“十小”企業2465家。我們把企業守法和企業的信用結合起來,出臺《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還有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公開,讓老百姓能夠看到這些企業的環境表現到底怎么樣。我們按季向社會公布嚴重超標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京津冀及傳輸通道上共有1239家、2370個高架源。什么叫高架源?就是煙囪高度超過45米的排放源,其排放的污染物從河北南部幾個小時就可以吹到北京,我們進行重點監控。通過一年的信息公開和查處,高架源的超標率從2016年年初的31%已經下降到去年年底的3.8%,進展非常明顯。
第三,制定實施配套文件。環境保護部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出臺配套文件35件,包括一些司法解釋。這些文件的出臺,為環境保護法的實施提供了具體規范和依據。大家知道,環保法對企業處罰比較重要的手段,一個是查封扣押,一個是停產限產,一個是按日連續處罰。通過明確執行規定,2016年這幾類案件分別是查封扣押9976件,停產限產5673件,按日連續處罰1017件,分別比2015年增長138%、83%和42%。這成為遏制企業環境違法的一個重要手段。
第四,運用好刑事和民事等多種法律手段。通過配合高法、高檢出臺《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若干問題的解釋》,聯合公安部、高檢制定實施《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過去行政執法采用的很多證據跟刑事證據接不上,很難把它作為刑事案件來處理。通過這些工作,去年全國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共6064件,比2015年增長37%。另外,我們還聯合公安部組織開展全國打擊涉危險廢物的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共檢查涉危險廢物單位46397家,立案查處1539件,移送公安部門330件。同時,推行環境公益訴訟,去年共有40多件的公益訴訟案件。
第五,提高環境監管執法能力。這里有三項工作:一是推動環境監察執法體制改革。結合監測監察執法機構的垂直改革,依法賦予環境執法機構實施現場檢查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的手段和條件。同時將環境執法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序列,解決了執法著裝、用車和設備問題。二是能力建設。去年,我們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同時也推動執法的標準化建設工作。三是加強公安機關打擊環境污染犯罪專業力量建設。公安部專門印發了《公安環境安全保衛部門裝備配備標準(試行)》,推動各地環境污染犯罪偵查隊伍建設和業務建設。目前北京、陜西等9省市已經組建了環境警察隊伍。
第六,推動法律法規制修訂。去年,核安全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修訂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審,配合開展大家都關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工作,還有一些條例。
從新環保法兩年實施的情況來看,我們在工作當中還是感覺到一些突出問題,我們正在研究這些問題,希望逐步解決。主要是有四方面的問題:
一是有一些制度還不健全,個別條款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說環保法明確要落實地方政府責任,但是制約的法律手段現在看還不足。再比如,有些條款在操作層面上執行起來還有困難,需要完善。比如說,按日計罰這個效果非常明顯,但是法律要求企業違法排污拒不改正的,才能啟動按日計罰。打個比方,如果你上公共汽車,抓到你沒有票,得先補票,如果拒絕補票,才能夠進行處罰。還有大家關心的未批先建問題。雖然法律規定了責令停止建設、恢復原狀等措施,但對監管部門授權有限,缺乏有力的強制手段,難以及時制止該類違法行為。未批先建可以適用拘留,但違法建成并已投產建設項目的責任人,卻不在拘留的適用范圍。這些問題,我們都要在下一步從制度上進行完善。
二是部分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的職責落實不到位,層層傳導的壓力不夠。其中突出的表現是,一些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法落實任務的分工不明確,而且這種不明確越到基層越衰減。環保法規定的部門職責只有一半在環保部門手里,大氣污染防治法中,環保部門的職責只占三分之一,所以下一步要明晰各部門的責任,才能更好地落實環保法,這也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
三是企業環保的主體責任仍然落實不夠,各種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包括偷排偷放時有發生。
四是環境執法能力不足,影響法律實施的進程和效果。總的看,我們有很多地區特別是在區縣級環境監管的人員嚴重不足,裝備老化等問題十分突出,很難適應現在日益繁重的監管任務。
下一步,我們希望通過抓幾項工作,繼續保持執法的高壓態勢。
一是繼續開展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年活動,我們在前兩年的基礎上,今年要繼續深化這個實施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和多方協同,督政和查企并重,嚴懲違法和規范執法并行。今年我們要完成15個還沒有進行中央環保督察省份的督察任務。
二是破解體制機制的束縛,加強基層執法能力建設。主要是結合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來進行。
三是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剛才已經講了,讓這些法規在實施中有更強的操作性,更具體。最后是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就是要通過不斷地查處,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來保持這樣一個高壓態勢,把環保法落到實處。
香港衛視記者:從這一次中國綠色建設戰略方面,我們已經看得出中國對環保生態問題的重視,包括我們也是看到有一系列的措施在采取,非常高興。但是如您所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污染者,每一個人也可以是保護者。在環保教育、環保宣傳以及培養環保意識上,讓每一個人知道,為了環保可以做些什么,在這方面中國會有什么樣的措施?
陳吉寧:環境問題是一個公共利益的問題。剛才我也講了,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參與,唯有共治才有共享。所以提高環保公眾的參與度是我們環保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今年在部署2017年環保工作的時候,專門把環保的宣傳教育作為我們環保工作的核心工作。過去不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我們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強化制度保障。大家如果注意的話,新環保法增加了一個專章,專門規定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內容。作為一個配套措施,我們在2015年出臺了《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并對各地的落實情況進行指導檢查,在全國也建立了一些公眾參與的示范試點。目前我們正在修訂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因為環評的公眾參與是大家最關注的一個環節。通過明確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優化公眾的參與程序和方式,同步公開環評報告書和公眾參與情況,嚴厲處罰建設單位公眾參與弄虛作假等行為措施,來優化和規范建設項目公眾參與的程序。
第二,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我們和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單位已經共同出臺和制定《關于全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6-2020)》,對“十三五”的工作做出整體安排,就是要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到環境保護當中。我們積極利用媒體平臺,特別是新媒體向社會大力宣傳環保信息、工作舉措和進展。另外我們也有幾個大的活動,包括“六五環境日”紀念活動,中國生態文明獎、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等來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工作當中來。
第三,非常重要的是推動信息公開。環境保護部大力推動大氣、水環境質量的信息公開。大家很容易看到這些信息。我們重點是推動排污企業的信息,這部分是必須讓老百姓看到,推動環境影響評價,監管部門的環境信息,就是要把政府和企業都放在陽光下接受公眾的監督。另外,我們也暢通公眾表達意愿的渠道,去年10月,12369環保舉報平臺在全國實現了上線使用,全國各省級環保部門、各地市級和各區縣都可以進行直接登錄和對接,在同一個平臺上共享舉報受理。另外,我們也設置了一些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場)作為環境教育的基地,使公眾親自體會產生的污染是怎么處理的,提高環保意識。
最后是引導和支持非政府組織健康有序地參加環保工作。我們建立了環保社會組織數據庫,收錄了708家組織的有關情況,向近百家環保社會組織贈閱各種期刊宣傳資料。另外,我們又組織重點組織負責人座談培訓,加強與環保社會組織的溝通。去年我們做了兩場非常好的培訓,有近百家組織130多人參加培訓。我們也通過一些項目資助或購買服務來支持公益訴訟,支持社會公益組織開展相關的環保活動,凝聚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污染治理和保護環境的合力。
還有一項工作是把環保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在這方面也在積極推動。
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央視新聞移動網記者:陳部長您好,我的家鄉在長江邊上,我們那的老一輩人都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長江上的江豚是四處可見的,但是眼下江豚成為瀕危物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長江兩岸林立著非常多的化工企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環境風險,在這里想問陳部長的是,就環保部現在了解的情況,長江究竟存在著哪些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國家具體的治理措施是什么,有哪些成果?
陳吉寧:去年初,總書記兩次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大家可能也會注意到,總書記明確指出,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更蘊含著對長江經濟帶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殷切期盼。過去一年我們按照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和11個省市,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規劃統籌,推動大保護戰略。我們會同發改委、水利部共同編制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同時也制定了《2016-2017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計劃》,部署11個方面的工作措施,并加以推動落實。
第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宏觀與系統的保護。我們優先把長江經濟帶重點生態功能區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目前江蘇等六個省市已經制定或者實施了生態保護紅線方案。另外,我們強化戰略規劃環評,完成規劃環評審批22項,避讓環境敏感目標72個,減少規劃岸線210公里,縮減圍填海380多平方公里,對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4個項目不予審批,涉及投資220億元。
第三,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其中核心問題是解決長江的飲用水安全。所以去年我們組織開展了一項專項行動,推動126個地級以上城市,完成全部319個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共發現六大類399個問題。對這些問題實行一個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
第四,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加快改善環境質量。我們落實了《水十條》確定的943個國家考核斷面及水質目標要求,誰的責任,什么要求,已經層層分解完畢。建設了52個省級斷面水質自動站,對126個省界斷面開展聯合監測。另外,劃定了3.2萬個禁養區,關閉搬遷16萬個養殖場,還有大家關注的黑臭水體,一共排查了885條,在長江沿線完成和正在治理421條。281家省級以上的工業聚集區全部建成了污水處理設施。
這是去年做的四個方面工作,從進展來看,還是比較明顯的。去年,沿江11省市I到III類的水質斷面比例是75.2%,提高了2.8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下降2.9個百分點,這是很不容易的進步。
目前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有四個問題:一是流域的系統性保護不足,生態功能退化嚴重,缺乏整體性。二是污染物的排放基數大。大家看,不論是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的排放總量分別占全國的43%、37%和43%,飲用水安全的保障任務非常艱巨。三是沿江化工行業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守住環境安全的底線挑戰很大。四是部分地區城鎮開發建設嚴重擠占江河湖庫生態空間,發展和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
下一步,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改善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質量。
一是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堅持預防為主,今年年底前要完成沿江11個省市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建立河湖水域岸線用途管制制度。
二是要建立環境承載力監測評價預警、河長制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的落地。
三是解決工業布局的問題,優化沿江產業布局。我們會結合生態紅線劃定,推動“三線一單”工作方式,一個是生態保護紅線、一個是環境質量底線、一個是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要明確哪些地方可以做,哪些地方不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同時要嚴格限制新建的小水電和引水式水電項目,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內嚴禁新建重化工園區,中上游沿岸地區嚴控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嚴防高污染企業向上游轉移。這是關于產業布局的。
四是推進污染綜合治理。長江現在的問題是,有機物在逐步下降,總磷問題在凸顯。我們要對總磷超標的地區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力度。
五是提高流域的生態環境承載力。這里主要是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濕、退漁還水、退房還岸等政策實施,還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因地制宜地建設人工濕地,加大自然保護的生態補償力度。
最后是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監督考核責任落實,推動落實河長制,結合排污許可證,推動企業的達標排放。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大對長江沿岸的環境治理,解決突出問題。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國際在線記者:土壤污染事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治理投入高、難度大,媒體也經常報道一些地方土壤污染的案例,公眾對此高度關注。請問陳部長,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目前還有哪些問題,國家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去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十條》,經過兩年多的工作,50幾次修改,已經正式實施了。《土十條》是我們下一步解決當前土壤污染問題的重要工作部署。基本思路是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這個思路汲取的是國內外特別是國外30幾年來污染治理的經驗教訓和走過的彎路。今天在這里跟大家明確一下,土壤污染治理不是把土都挖出來,粗放的無序治理。我們強調:一是預防,二是風險管控,三是安全利用。從工作部署來看,我們叫“2233”,這也是解決我們當前問題的主要部署。
第一個“2 ”是兩大基礎。一是摸清家底,開展土壤污染的詳查。現在我們對土壤的污染底數不清,已經公布的一些土壤污染超標率,這些超標率是點位超標率,并不代表著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狀況。二是要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這是目前正在推動的一項工作。全國人大已經把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計劃,我們也正在抓緊制定相關標準。
第二個“2”是兩大重點,一是農用地分類管理,二是建設用地的準入管理。應該怎么管?我們最近發布了污染地塊環境管理辦法,這個辦法明確了從風險管控的角度,監管什么,各方的責任是什么,是一個全過程的管理方案。目前我們正在跟農業部制定關于農用地的管理辦法。
第一個“3”是三大任務,對未污染、正受污染和已污染的土壤實施防治和風險管控措施。
第二個“3”是加大三大保障,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強化目標考核。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工作機制,有12個部門參加,形成了國家各部門和地方各省的工作方案。下一步,我們正在落實污染詳查的工作方案,出臺法規標準。通過這些工作可以把《土十條》工作一步一步落實下去。
新華社記者:目前社會上對于重污染天氣的成因眾說紛紜,不同的專家機構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的甚至互相矛盾,這對公眾帶來很多的疑惑,大家不知道究竟該相信誰。請問陳部長,您認為PM2.5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陳吉寧:關于PM2.5的成因,實際上是有基本的科學共識。我們今年1月份開了兩天科研討論會,也專門邀請了一些記者參加,就是來再次討論PM2.5的成因,這次討論進一步明確了目前大家對PM2.5成因的科學共識。為什么會有一些誤讀或者混亂呢?一是因為這個過程比較復雜,另外是有一些誤讀,混淆了一些概念。
第一,什么是PM2.5?PM2.5是指空氣中粒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是一類物質的統稱,不是一個單一的物質。這里面包括硫酸鹽、硝酸鹽、銨鹽、有機化合物、元素碳等等。這是第一個要搞清楚的概念。
第二,PM2.5是怎么形成的?這是問題的所在。PM2.5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由于自然界或者是我們人類活動或者污染源直接產生的。有一些是我們直接排放的,或者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我們把這個叫做一次排放。還有一部分是大氣中的氣態物質,比如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生成的,這是二次生成,這部分生成物質也主要是人類活動污染產生的。也就是說,PM2.5實際上是兩部分,一類是直接產生的,一部分是由氣態物質污染物反應生成的。我們要知道污染的來源就是要把一次生成和二次生成的物質追溯到是誰產生的,哪些污染者排放的,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我們叫源解析。只有通過源解析,我們才知道是誰排放的,貢獻量有多大,而不是直觀看出來的。比如說汽車尾氣,它對PM2.5的貢獻主要不是一次排放的,而是二次生成的部分。
近些年,我們分別對北京、天津等35個城市開展了源解析的工作,基本弄清楚了比如說燃煤、工業排放、揚塵、機動車等等。它們都是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當然這個原因還可以細分,比如說不同的工業排放量是不一樣的,鋼鐵、焦炭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汽車也不一樣,國Ⅳ、國Ⅴ排放標準的汽車和老舊車、重型柴油車的排放量會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散煤的燃燒和電廠燃煤排放也不一樣。各地因為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不一樣,生產生活條件不一樣,各個地方的污染源的來源和構成比例是有差異的,而且這個差異有時候會很大。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由于季節性的變化,這個來源也會有所變化。但是盡管有這樣一個復雜性和可變性,總的來看,我們從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制定角度看,因為它是三到五年的時期,而且是在一個區域里,這個成因相對來說盡管有這些變化,它是穩定的,是清晰的,是明確的。
那么為什么還會出現有關PM2.5成因不同的說法呢?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因為每一個城市污染的成因不是單一的,是多個原因形成的。所以每個城市在采取污染控制措施的時候,不會采取同一個措施,只控制工業污染,燃煤不控制,不可能。因為這樣的成本代價太高,各地都會采取多種措施綜合舉措來進行。綜合舉措背后就會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選擇控制誰不控制誰,必然涉及到利益問題,從不同的利益角度看,就引發了對一個本來清楚的、客觀的污染成因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誤解和有意歪曲,帶來一些混亂。這是我想給大家解釋的一個問題。
另外,近些年來也有一些專家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技術領域對PM2.5的成因給了一些新的見解。這些見解不是針對一次源,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見解,而是對于二次生成的機理有不同的見解。這個問題也是很自然的問題,因為隨著污染治理的深化,比如說最近兩年PM2.5的二次生成的部分在增加,這里面當然涉及到一些機制機理的變化,專家就要研究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新的見解。但是這些見解不是對源解析的否定,而是對認識的深化。從管理的角度來講,我們非常重視這些研究,對每一個嚴肅的研究,我們都認真對待。
但是我也坦率地告訴大家,這里有一些不嚴謹的研究,帶來了很多誤解。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可以上升到決策層面,比如說,我們在今年的工作計劃當中,對氮氧化物的控制就加強了,(這就源于吸納了新的研究成果)。但是,更多的研究還在學術討論中,還有很大的爭議,還不能夠上升到科學決策層面。同時由于每個研究者所在的地域不同,采樣時間不同,方法不同,觀測角度不同,不是從系統的角度、從一個大區域的尺度,研究污染源的問題,所以得出的一些結論還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我們還要讓這些研究繼續進行下去。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防止對一些學術觀點的過度解讀,從而造成社會的誤解。環境保護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說,我們不僅建立了京津冀地區PM2.5監測網絡,而且建立了源解析的組分網,而且建立了走航系統,可以觀測污染源是怎么傳輸的,來幫助各地進行源解析。
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加強科學家、管理者和媒體公眾的對話,把這些復雜的、學術性的問題給大家講清楚,不要帶來誤解,也可以指導地方更有針對性,更好地科學決策、治理污染。
深圳衛視記者:請問一個關于“紅頂中介”的問題。在多年以來在環評工作上一直存在著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一種“紅頂中介”,可以說它已經成為簡政放權的一塊絆腳石,也成為環評工作公平客觀的一大攔路虎。記得您曾經在2015年記者會上這么說到,環保部直屬單位的環評機構要率先實現脫鉤,地方環保部門在兩年之內要分批分期實現脫鉤,而且當時您還有一句話讓人印象非常深刻,說的是絕不允許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請問,目前這項工作推進的情況怎么樣?下一步在環評攻堅戰上,我們又有一些什么樣新的改革舉措?
陳吉寧:(環評機構脫鉤改制)這項工作是從2015年開始的,當時是落實中央巡視組關于環保專項巡視的反饋意見,另外,結合國務院“放管服”的改革要求,2015年年底,環保部直屬的8家環評機構率先完成了脫鉤,到去年底,所有地方環保部門350家環評機構分兩批已經全部完成了脫鉤任務。我們是說到做到的。其中176家取消或者注銷了資質,174家由原環評機構職工自然人出資設立環評公司或者整體劃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這意味著從今年開始,不論是人還是資產,沒有一家環評機構跟環保部有任何關系,我們把這件事情切割得干干凈凈。
脫鉤之后,目前全國共有環保機構968家,其中企業法人機構818家,事業法人機構150家,從業環評工程師10746人。從進展情況看,脫鉤進展比較平穩,從體制上解決了“紅頂中介”的問題,有利于環評市場的健康發展。
結合脫鉤,我們這兩年也在大力推動環評改革,就是要更好發揮環評的源頭預防作用。我們基本思路是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三個環節。
第一,在戰略和規劃環評領域要劃框子。什么框子?我剛才講過“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用這“三線一單”強化對國土空間開發的強約束。
第二,在項目環評領域定準規則。主要解決三個問題:明確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可以排放的強度是多少,排放的總量是多少,帶來的環境風險要采取什么樣的防范措施。這就是定規則。
第三,加大事中事后監管。主要做好兩件事情,一是建立全國環評監管平臺,所有的環評文件要上傳到這個平臺進行公開。同時我們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環評進行監管。批得對不對,項目落沒落在不該落的地方,突沒突破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監管,明確各級責任。二是與排污許可證制度銜接。把環評要求的每一項環保措施落實在排污許可證上,作為下一步企業投產運行的守法依據,也作為我們執法的依據。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工作,一方面簡政放權,另一方面通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發揮環評的預防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央環保督察讓公眾充滿期待,但媒體發現在一些地方督察組前腳剛走,一些地方的污染企業馬上就死灰復燃,繼續肆意違法排污,氣焰囂張。請問陳部長您有沒有發現這個情況,對這個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
陳吉寧:中央環保督察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試點,也完成了兩批督察,第二批已經基本結束。今年還有兩批,相關工作正在準備工作之中。從已經開展督察的16個省份情況來看,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提升了地方黨委政府的環保責任。剛才我講,就是通過督察,強化地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綠色發展理念,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各級省委省政府和部門對這次督察深受觸動,有的領導跟我講,這次督察是一場觸動靈魂的督察。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受到了警醒,強化了環保責任的落實。
第二,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環境問題。有很多報道,我在這里就不講了。
第三,推動地方建立環保的長效機制。在中央督察效應帶動下,目前全國21個省份出臺了有關環境保護職責分工的文件,把各部門的環保責任明確了。24個省份出臺了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24個省份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其余省份也在制定和征求意見之中。這些文件的出臺,壓實了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的環保責任,中央和省級兩級環保督察的大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你剛才講的問題,我們也知道,也確實存在,這些問題反映了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還不牢固,綠色發展的理念還沒完全樹立起來,環保的責任也落實得不夠。我想,正是通過這樣反復嚴格的查處,持之以恒,法治的籠子在實踐中才能越編越緊。
下一步,我們將采取四個方面措施,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不折不扣地完成督察任務。今年我們要完成其余省份的環境保護督察全覆蓋,還要對一些問題突出的地方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回頭看”。逐步構建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為主體,對地市環保督政為基礎,專項督查和“回頭看”為輔的全方位系統化的督察工作體系。
第二,繼續推進地方地市級的環保督察工作。地市層面跟中央層面督察,著眼點會各有側重。地市級主要解決目前縣區一級的環保責任問題,這是目前工作的難點和弱點。通過兩級督察體制的形成,推動形成上下同欲、同向發力、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三,建立完善督察工作的長效機制。目前中央環保督察作為一個改革方案,我們在國務院環保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正在研究制定是否要形成一個《環境保護督察條例》,把它上升到法制層面,把它制度化。
第四,加強督察能力建設。在中編辦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現在已經建立了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中央督察組和將來所有的督政任務都由督察辦公室來承擔,來統籌。我們也要把相應的環保部內部的一些人力調動到這方面來,推動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落實好黨中央和國務院各項環境保護要求。
路透社記者:三年之前,環保部批評了京津冀地區地方政府,說他們搞形式主義,就是形式比內容大。三年之后,好像基本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落實控制(污染物)排放還沒有到位。您怎么評價河北省當地政府?因為環保部一直批評他們,比如說邯鄲、唐山這些地方,他們的措施好像不夠好,不符合中央政府的要求。
陳吉寧:剛才我講了《大氣十條》實施三年多來所取得的進展。30%多的改善是實實在在的,這個進展離不開中央的高度重視,離不開我們各地區、各部門狠抓落實。應該說,不論是政府、企業、公眾,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的強度、工作到位的程度在逐漸加強。為什么這么講?我們三年來的改進速度比有些發達國家要快,并且這三年的進步是在爬坡過程之中解決的,如果我們的地方政府不作為、搞形式主義,這三年的成績怎么能夠取得呢?!如果有這么多問題,大家不是努力去解決,又怎么比一些西方國家解決得更快呢?所以我們還是要看主流,看進步,地方政府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當然也不是說過程中沒有問題,現在仍然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特別是在區縣一級,這是我們目前工作的著力點。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加強區、縣一級(的管理),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如果你們調研的話,到各地看一看,這幾年基層對環保的認識變化非常大。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切切實實體會到了環保的壓力,而且有些地方也開始嘗到了環保的甜頭。
通過抓環保,把環保作為一個抓手,為好企業留出了發展空間,把那些不能滿足環保要求的、比較差的企業淘汰出去,好的企業才有增長的空間,才有利潤,才有機會加強創新和管理,才能夠成長起來,才能夠避免劣幣驅除良幣。雖然環保是一個難題,但我們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堅定信心來看待我們下一步的工作。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陳部長您好,我想追問一個環保教育的問題。去年,我國多個省市教育主管部門下發了因霧霾停課的通知,對于中小學生的環保教育,還有哪些具體的計劃要做?同時,高校的學生是很大一部分群體,您認為加強高校學生環保教育這一課,對于整個社會的環境保護有什么樣的影響?
陳吉寧:中國的環境問題有多快才能解決?我個人覺得,有兩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技術進步。未來還有哪些新的技術、好的技術,有多快能做出來,來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看,早期羅馬俱樂部預言的增長極限問題,為什么沒發生呢?就是因為技術進步超越了對資源消耗的速度。技術進步是是我們加快解決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很多新技術都是青年學生做出來的,他們在這方面可以有很多作為。
二是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理念和行動。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好的環保理念,解決環境問題會快得多。如果每個人都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節省很多資源,減少很多污染物的排放。
你提的這個問題是一個教育問題,實際上是環保理念的養成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今天上一節課,明天聽一個報告,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特別要從兒童抓起,從孩子做起。不僅要讓他們知道環保的重要性,而且要教會他們,什么叫綠色,什么叫環保。我是做教育出身的,目前在環境教育上,最大的問題是不具體化,理念多、口號多,但是具體怎么做,教得少,這是我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我也希望跟大家一起,跟媒體一起推動環保理念的普及推廣。環保教育不僅僅是要進校園,還要進課堂、進社區、進家庭,家庭和社區對孩子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來源:國家環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