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
主持人: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環境保護部今年第二次例行新聞發布會。自然生態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媒體朋友們和社會各界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今天的例行新聞發布會,將向大家介紹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程立峰司長、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高吉喜所長,下面先請程立峰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程立峰: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
首先,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向大家通報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情況。也借此機會,回應大家關切的一些問題。
近年來,環境保護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力推進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去年11月1日,中央深改組第29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今年2月7日,中辦、國辦向社會全文發布。《若干意見》的制定和發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的新舉措、新部署,標志著生態保護與監管增加了新手段,開拓了新領域,必將成為新時期生態保護工作的方向指引。《若干意見》明確了劃定和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指出生態保護紅線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核心是要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為落實《若干意見》,環保部黨組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學習和部署,陳吉寧部長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要求盡快形成推動落實的工作方案,抓緊組織實施。文件發布后,陳吉寧部長發表了署名文章,很多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做了很多很好的解讀,這些宣傳解讀不僅精彩,而且精準,還很接地氣,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報道,題目叫“生態紅線要劃在頭腦里落實在大地上”,這個題目直擊要義,司里已將媒體的解讀進行了匯編,準備將來培訓時發給大家。
二、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能力不斷強化。目前全國已建立2740處自然保護區,約占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14.8%。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46處,總面積97萬平方公里,僅“十二五”期間,就新建了10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本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區網絡。自然保護區監管不斷加強,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天地一體化的遙感監控體系,定期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遙感監測,根據發現的問題線索,對違法違規活動進行嚴肅處理。公開約談問題突出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當地政府和管理單位,會同有關部門先后組織對39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評估。開展了自然保護區基礎調查,加強基礎數據匯總、分析和整合,初步構建了自然保護區信息化管理平臺。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立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先后擔任主席。2010年,國務院批準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明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為落實《戰略與行動計劃》,我部積極行動,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不斷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完成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邊界核定,明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區域,并提出了監管要求。聯合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提出重點關注和保護的物種清單。另外,我國于2016年9月正式加入《名古屋遺傳資源議定書》,為加強生物遺傳資源監管,國家委員會審議通過并發布了《加強生物遺傳資源管理國家工作方案》,我部聯合五部門還印發了《關于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中生物遺傳資源利用與惠益分享的通知》。
特別向大家介紹的是,在去年12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獲得了2020年《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的主辦權。這次會議要總結前10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制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這里我要感謝的是,當中國獲得大會主辦權時,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等媒體駐墨西哥記者站第一時間做了報道,國內各大媒體也進行了轉發,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當我們在央視看到我們司柏成壽同志在現場代表中國政府致感謝辭的畫面,全司同志都很振奮,也很激動。
四、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不斷顯現。各地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實踐,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踐行者。環境保護部組織地方交流經驗,通過典型示范引領,推動各地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努力推進綠色發展。我們舉辦了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暨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表彰了全國基層19個先進集體和33名先進個人。開展了國家生態市、縣創建,183個地區達到標準并獲得命名。組織開展生態文明理論研究,積極配合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前不久中央已印發。其中,《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共計23項指標,涉及環境保護工作的就有11項。
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生態保護仍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部分地區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品質降低的速度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破壞生態環境的速度行為仍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決。
“十三五”期間,我們將深入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工作,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并建立嚴格管控制度,進一步優化自然保護區布局,維護和保障國家生態空間安全;以生物多樣性提升為抓手,以生態保護和建設重大工程為依托,加強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以建立天地一體化監測管控體系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為手段,持續提高生態環境的監管和執法能力,為國土空間生態安全提供堅實保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生態產品。
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各位媒體朋友提問。
中國青年報: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中,特別強調2017年完成京津冀地區和長江經濟帶沿線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請問,第一,為什么確定這兩個地區在2017年先劃定,第二,為這兩個地區劃定做了哪些準備?第二個問題是,我剛才看了一個數據,說是從2000年之后,我們國家已經有13個省市劃定了紅線,但是我們指南是2015年才出來的,我想問一下之前劃定紅線跟我們現在要提出的劃定時間表有什么需要對接和改進的地方。我們這次又提出京津冀的概念,京津冀分別由這三個城市自己做自己的呢,還是會再配合一起做,包括長江經濟帶也存在這個問題,各省比如說像剛才您提到的江蘇省已經有自己的紅線,怎么跟其他這些經濟帶省市協調,謝謝。
程立峰:謝謝您的提問,按照《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要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總體目標是: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年底前,其他各省(區、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是當前中央做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決策。我想向大家介紹的是,首先,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是我們國家目前實施的兩大重點發展戰略,確定這兩個區域率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也是配合兩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步驟。同時,這兩個區域也是最重要的生態保護的優先重點區域,特別是長江經濟帶,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率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目前,各個省都在組織落實,我們已經在前期制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成立了專家組,對各個省市的紅線劃定進行了技術指導,初步提出了這些省生態保護紅線的分布和重點區域。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國家發改委提出明確的紅線劃定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技術指標等。這個劃定指南,我們目前正在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準備按照《若干意見》的要求,在6月底前印發各省(區、市)。與此同時,我們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將共同組建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導小組,提出各省生態保護紅線分布的建議,推動各省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也將按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性要求,做好相鄰各省的銜接。謝謝。
高吉喜:我來回答您的第二個問題。第一,過去已經有13個省市劃定紅線,其實不止13個省市,現在各省基本都在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剛剛發布的意見,和過去環保部發布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其中對于生態紅線的性質、要求、劃定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說基本上不存在沖突的問題。
但是我們現在跟發展改革委在聯合制定新修訂的生態紅線劃定指南,里面可能會對技術指南有一些適當的調整。最后各個省市的紅線劃定,也要根據指南做適當的調整,但是調整的幅度不會很大。
第二,我們現在要求劃的紅線一定要做好邊界的對接,最后一定是整體性的。紅線劃定雖然是以行政區劃開展的,便于紅線的劃定。但是最后從國家層面上一定要保持生態紅線邊界的自然銜接,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所以我們可以說有兩點,一個是各個省都在劃,第二個各個省劃完以后,相互之間進行對接,國家層面進行銜接、匯總,形成一個整體。現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各省市都在劃,那么國家層面也在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頂層設計。所以既有行政層面,便于工作推動,也更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從一個區域、一個流域完整性出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中國日報:我們注意到生態保護紅線當中也設定一些區域,其實中國也有其他的保護區體系,其中也涉及到這樣的問題。可否介紹一下我們現在存在多種保護區域體系跟生態保護紅線范圍上的重合,怎么處理保護地之間的這種關系,主管部門這一塊應該怎么界定責任。謝謝。
程立峰:您提的問題也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您說的非常正確,我們目前的多種保護地體系和生態保護紅線,在空間上存在很大程度的重疊。應該說我國已經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等多個類型的保護地,數量達到一萬多處。這些保護地共同構成了我國的保護地體系,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毫無疑問,將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這些保護地將來就是生態保護紅線的主體部分。
正如媒體朋友在《若干意見》解讀中,有一句話,“劃定是基礎,嚴守是關鍵”。我想介紹一下,地方在前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做法。
以海南省為例,一是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之前,海南省開展了系統的科學評估,識別最亟需保護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敏感區域,實現這些關鍵區域各生態要素的全覆蓋。
二是與省域空間規劃編制進行充分銜接。先通過科學評估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然后再布局城鎮化、工業化和資源開發活動,真正發揮生態保護紅線的“底線”作用。
三是解決各類空間規劃不落地的問題。將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環境保護規劃等,提出的保護范圍和目標,高精度地落實到具體地塊。
四是著力解決陸海分割問題。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進一步解決海陸過渡區域,管理權限不清,交叉重疊的問題,實現陸海統籌保護。海南省的劃定工作體現了科學性和可行性,借此機會也提出值得各地在下一步劃定中學習和借鑒。
關于各部門和地方的責任,《若干意見》有明確的規定:“地方黨委和政府是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責任主體,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監督管理,做好指導協調、日常巡護和執法監督,共守生態保護紅線”。這就意味著地方黨委政府要承擔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主體責任。還要求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工作,部門之間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同時中央和地方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謝謝。
第一財經:我記得去年中央督察查辦了好幾起有關自然保護區的違法案件,我想問一下環境保護部在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方面,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謝謝。
程立峰:謝謝您的提問。大家對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都非常關心,國務院《自然保護區條例》非常明確,環境保護部是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部門。多年來,在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支持下,我們在綜合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研究制定政策規定和標準技術規范。提請國務院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了多項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政策文件。比如說《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等等。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的監督檢查、規范化建設、科學考察、生態環境監察等標準規范體系。
二、向國務院提出新建和調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審批建議,發布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功能區劃。我們部已經組織了六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自評審機制建立以來,已經分23批向國務院報請批準建立了37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三、監督檢查各類自然保護區。我們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地一體化的遙感監控體系,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根據2015年的遙感監測和實地核查,我們對問題突出的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政府、省級主管部門和管理機構進行了約談。去年年底又對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通報。
四、聯合國土、水利、農業、林業、海洋和中科院,建立起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制度。截至2016年底,完成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9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工作。
當前,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您剛才提到的,保護和開發的矛盾非常突出。盡管中央三令五申強調,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但是破壞保護區的違法行為仍然時有發生。這些不合理的開發活動,對生態空間的擠占日益增加,不斷蠶食自然保護區,削弱了自然保護區的功能,降低了自然保護區的價值。
最近,新聞媒體陸續曝光了一批涉及保護區的違法違規行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我們作為綜合管理部門,也深感擔子很重,更要努力把監管工作做好。下一步,我們要變被動應對為主動發現,及時發現和處理涉及保護區的違法違規問題,按照部領導提出的要求:“早動手、早發現、早解決”。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全面強化監管。要繼續強化遙感監測工作,從2017年開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年遙感兩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并且下沉省級自然保護區,對省級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一次。對于遙感監測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及時查處。同時,我們正在制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及核查處理辦法》,實現遙感監測制度化、常態化。特別是對于一些保護價值重大,社會關注度高的保護區,建立長期跟蹤監控制度。對于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的保護區要通過約談、通報、掛牌督辦方式,督促治理整頓,同時強化責任追究。我們會主動向社會公開自然保護區綜合監管的政務信息。
二、深化管理評估。進一步完善聯合評估工作機制,除了年度常規評估外,今年我們也確定了重點,和紅線工作相一致,重點對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和跨界的自然保護區開展評估。建立自然保護區監測評估網絡體系,把握全國自然保護區保護現狀和動態變化情況。
三、夯實工作基礎。我們要建立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的數據庫和監管平臺。要會同有關部門核定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分區,集成遙感影像、地面巡護、遠程實時監控等管理數據,形成國家、地方、保護區三級貫通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綜合監管的科學化、信息化和精細化。
四、推動立法進展。大家都知道,《自然保護區條例》已經頒布20多年了,應該說滯后于目前的發展需要。我們今年還有一項任務,委托南京所會同中國政法大學等單位,開展《自然保護區條例》實施后評估。要結合國家公園試點建設,提出了完善自然保護區立法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要強化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追究。同時積極配合有關立法機關來推動自然保護區相關的立法工作,為保護區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最后,歡迎媒體朋友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自然保護區工作,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通過上述措施及社會監督、媒體監督,讓破壞自然保護區的違法行為“不敢為、不能為”,共同構筑起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的防火墻,謝謝。
南方都市報: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關于自然保護區的問題,我注意到我們之前發布的生態保護“十三五”綱要里面提出,擬建30到50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到2020年的時候自然保護區占比是在14.8%左右。我們現在自然保護區比例差不多是在這個數字左右,想請問一下是不是意味著之后自然保護區會有一些調整,有的可能會縮小,或者是撤銷。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國家公園的體制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牽頭開展試點相關工作,環境保護部也參與指導青海三江源等三個試點,國家公園跟我們現在有的保護地有什么區別,主要是承擔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功能,還是承擔什么樣的功能?謝謝。
程立峰:謝謝您的提問,我想向大家通報一下這方面的情況,也介紹一下我們保護區調整方面的工作。應該說,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自然保護區已經占國土面積的14.8%,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保護區體系之一,在當前我國國情和社會經濟條件下,我國的自然保護區數量、面積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基本是合理的。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自然保護區中最精華的部分,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重點是解決保護空缺和保護級別較低的問題,通過新建國家自然保護區,有利于優化自然保護區空間布局,加大保護力度。我國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行的是自下而上的晉級制度,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由省級自然保護區晉級而來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增加全國保護區面積的。
其實,大家對于晉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個都是很支持的,主要是關心保護區調整的問題。我也想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關于自然保護區調整的有關要求和情況。當前,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正經歷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早期在“搶救性保護”方針指導下,劃建了一部分自然保護區,開展強制性保護,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一部分也存在著范圍和功能分區不科學、不合理的情況。特別是有一些把人口密集的村鎮,還有一些保護價值較低的耕地、經濟林都劃入到保護區范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也不利于保護區的規范化管理。因此,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對這些保護區進行適當調整是必要的。
但是,對自然保護區的調整是有嚴格限制的,規定了嚴格的前提條件和嚴格的程序,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規定》堅持了嚴格調整、分類處理、全程管理、強化責任的原則,將調整理由嚴格限定在三個方面:一是自然條件發生變化,包括鼓勵擴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現實中已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二是人類活動頻繁;三是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需要。同時,在限定調整年限、體現特別保護、完善調整程序和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面做了具體的規定。
總之,國務院關于自然保護區的調整管理規定,給社會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就是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功能區不得隨意調整和變更,如確有必要調整,必須從嚴把握、科學確定。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進行了總體部署。正如您剛才談到的,國家明確由發改委牽頭,成立了十三個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組成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小組”,印發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確定在青海、湖北、福建、浙江、湖南、北京、云南、四川、陜西、甘肅、吉林和黑龍江等12個省(市)開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選擇三江源、神農架、武夷山、錢江源、南山、長城、香格里拉普達措、大熊貓和東北虎豹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環保部作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小組的成員,積極推進建設試點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共同研究起草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并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后于2015年印發實施。二是全程參與了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實施方案的審核和技術指導。三是會同中編辦、發改、國土等有關部門對三江源、神農架、錢江源3個試點地區開展調研,督促檢查試點推進情況。四是圍繞如何建立和管理國家公園,開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報告。
目前,三江源、大熊貓和東北虎豹試點方案分別由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其他試點方案也都經過批準,啟動實施。按照總體推進工作要求,環境保護部牽頭負責對三江源、神農架和錢江源三個試點區進行督促指導,4月前還要進行一次督促檢查和指導。按照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今年上半年完成九個試點工作,國家在試點的基礎上要形成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
這個《總體方案》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上強調的:“建立國家公園,目的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給子孫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遺產,不是為了搞旅游開發,這個基本方向一定要把握住”,要“把最應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解決好跨地區、跨部門的體制性問題”的要求,對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進行頂層設計,相信《總體方案》將會解決您所關心的問題。謝謝。
新華社:您好,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剛才說到自然保護區的調整,有一個嚴格的規定,但是我們記者經過調研發現以祁連山保護區為例,之前有一些調整,大概四次的邊界調整,所以其中有一些開發項目可能前期是拿到了合法的手續的,所以對于這種歷史遺留問題,您怎么看待,未來怎么解決。第二個問題是,去年環保部生態司也發布了上半年的遙感監測情況,其中說33個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影響劇烈,89個影響明顯,指出一些自然保護區的價值和功能受到損害,個別的保護對象大幅減少甚至消失。我想請您能不能把嚴重保護區情況具體介紹一下。謝謝。
程立峰:剛才,對于自然保護區的調整,我已經把程序和要求向大家做了介紹。祁連山存在的問題,前一段時間媒體也進行了報道。這些問題已作為中央環保督察的重點。
對于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的違法違規問題,我非常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是嚴重違法的,是絕不允許的。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的開發建設活動,都要進行堅決取締。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特別是及時發現和堅決制止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違法違規開發建設行為,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通過遙感監測定期巡查。
事實上,對于全國4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保部和中央各部門及各省都有明確的執法監督體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情況,有多少人類活動,發現的問題都及時向地方進行了反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請大家放心,我們要加強對這些問題整改情況的督辦和檢查。下一步,環境保護部要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過程中,建立一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2017年就要試運行,要對紅線范圍內的這些保護區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已經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也要列出清單,督促地方政府限期整改。
去年上半年,我們組織對全國4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3年~2015年的人類活動變化情況遙感監測,向社會公開通報了相關情況,同時要求各地依據遙感監測發現的問題進行核查核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問題,目前相關整改工作正在進行中。在遙感監測中我們發現一共有33處自然保護區的人類活動程度劇烈,其中問題最突出的是吉林白山原麝、湖北九宮山、貴州威寧草海和甘肅張掖黑河濕地這4個國家自然保護區。這4個相關省的環保廳會同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及時組織了現場核查,明確了整改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地方將于今年5月底前報送我部,我們將跟蹤整改的進展情況,相關查處和整改結果,并及時向社會通報。
剛才我說了,我們要制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遙感監測和核查處理制度。去年年底發布的是2013年~2015年的遙感監測情況,近期,我們還將發布2015年~2016年的446個國家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情況遙感監測結果,要把發現的問題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時責成地方人民政府進行整改。
在這里,我表一個態,就是對于連續出現問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們要作為將來監督管控的重點,包括對整改工作開展后督察。對問題較多、整改不力的,要公開曝光,要按照中央的有關規定,強化責任追究。謝謝。
經濟日報:您好,我的問題是剛才您介紹去年12月份我們國家獲得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舉辦權。那么,我們想了解一下我國目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整體情況如何,您對這次大會有什么期待,謝謝。
程立峰:您提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是國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一個是國際履約,這兩個工作相互之間是緊密聯系的。我們國家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重視的程度和措施的力度前所未有。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的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加快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組織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草原植被覆蓋度達到54%,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達到17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達到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我們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超過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大多數重要自然遺跡,在自然保護區內均得到保護。大熊貓、東北虎、朱鹮、藏羚羊等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我的同事告訴我,去年《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上,當大會的主席宣布:“第15次締約方大會主辦國是中國”的時候,會場響起長時間熱烈掌聲,多國代表團團長主動到我們代表團的座位去握手祝賀,在場所有的中國代表團成員都深感自豪和榮耀。我們之所以獲得大會的主辦權,首先應該取決于我們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當然也與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我介紹一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情況。《生物多樣性公約》是全球最重要的關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公約。它是1993年12月29號生效的,目前締約方一共是196個,獲得第15次締約方大會的主辦權,是我國加入公約25年來第一次。締約方大會是公約的最重要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第15次締約方大會是《公約》歷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大會,在中國舉辦,意義非常重大。會議將總結前十年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要制定到2030年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和戰略。這個會屆時有六千到八千的締約方代表、NGO組織和境外媒體來參會,將成為我國生態環保領域一次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
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時候在我國舉辦締約方大會,既是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同時也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舞臺,是我們與國際社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之路的重要機遇。雖然現在距15次締約方大會還有三年多的時間,但是這個會議籌備涉及國際的、國內的方方面面,任務非常重,時間實際上已經非常緊迫了。所以,作為自然保護工作者能夠有幸參與組織籌備這次會議,深感榮幸,備受鼓舞,但更覺責任重大。目前我們已經啟動了第15次締約方大會的籌備工作,將會同有關部門,國際、國內各方,研究商議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下一個十年的戰略目標和行動計劃。
同時也借此機會,請在座的媒體朋友為我們獻計獻策,幫助我們做好前期工作的宣傳報道,謝謝。
鳳凰網:還是再回到生態保護紅線的問題,您也介紹了地方黨委和政府要負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屬地管理責任,具體怎么通過制度來確保嚴守,由于地方求發展的慣性,破壞生態紅線甚至變相破壞,比如說有沒有離任審計、追責,或者在官員提拔方面有沒有一些措施來防止。這方面有沒有詳細的方案。另外,環境保護部正在抓緊落實制定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都有哪些,想請您介紹一下,謝謝。
高吉喜: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非常重要,但是實行嚴格管理更為重要。怎樣能夠管的住呢,《若干意見》已經提出了明確措施。有些地方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同時,也制定了管理辦法。明確了怎么樣更有效的保護生態保護紅線。
關于怎么樣讓地方政府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工作,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以后,我們要開展日常的監測評估,每年通過地面和衛星相結合的“天地一體化”手段,監測生態保護紅線的保護情況,然后再根據《若干意見》提出的“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降低”進行評估。將監測評估的結果作為對地方干部政績考核最主要的依據,對做的不好的要進行問責。總的來講,生態保護紅線的管理,我們強調既要劃得實,也要管得住,既發揮公眾參與作用,也要發揮地方政府作用。
人民政協報:請問高所長,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是否意味著不能再作調整了,如果要調整的話如何調整?謝謝。
高吉喜:《若干意見》里面已經寫的非常清楚了,作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生態保護紅線一定要體現在剛性上。如果可以隨意調整的話,就不能叫作紅線了。生態保護紅線也被稱為繼耕地之后的生命線,這條生命線保護的價值意義非常重大,不能隨意調整。《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生態保護紅線涉及到重大民生保障、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可以進行調整。第一,要經過科學的評估,第二,怎么樣調整,要有嚴格的措施。總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基本上是不能進行調整的。所以,我覺得要傳達一個信號,生態保護紅線一定要體現底線的作用,約束的作用,體現生命線的作用,大家不要想著劃定以后的調整。
程立峰:我再補充一下,對于生態保護紅線的調整有非常嚴格的限制,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對于生態保護紅線的調整,就是要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的要求。這是因為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減少了就是破壞了底線、危及到生命線。同時,隨著國家對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生態保護投入力度加大、監管能力的提升,特別是通過生態修復和恢復面積的增加,必然有一些區域要納入生態保護紅線予以嚴格保護,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從我們自然生態保護工作角度來講,當然希望有更多的綠水青山得到保護,供大家分享,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秀美山川。
澎湃新聞:您好,環保部是各類型保護區的綜合管理部門,針對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等環保部本身作為行政主管部門的保護區,如何解決環保部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現狀,誰來對環境保護部門進行監管,謝謝。
程立峰:您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上世紀80年代以來,基于搶救性保護的需要,地方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包括環保部門,在一些保護空缺區域建立了一批自然保護區,開展了規范化的建設和管理,起到了填補保護空缺、完善保護體系的作用。目前,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八條規定,自然保護區實行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該條第四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部門的設置和職責,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您剛才提到的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實行江蘇省環保廳和鹽城市政府雙重管理,日常監管以鹽城市政府為主的管理體制。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保護部沒有主管的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我們也對一批地方環保部門主管的自然保護區,比如內蒙古的錫林郭勒、山東馬山都進行了掛牌督辦。您剛才提到的鹽城自然保護區,去年中央環保督察,就將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列為督察重點,對發現違法違規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
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對所有自然保護區的監管力度,只要發現存在違規違法問題,一定嚴厲查處,嚴肅處理。在這里,我們也希望媒體朋友和社會公眾,加強對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工作的監督。謝謝。
財新傳媒:我想問剛才提到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之后只能增加不能減少,那么生態保護紅線到底怎么劃,怎么能夠科學的劃,有沒有一些指導性的原則,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怎么樣進行生態補償,這個想請高所長能不能給介紹一下,為地方政府劃定的時候提供一些經驗。
高吉喜:怎么樣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之前環境保護部制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過去各個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基本上以這個指南為主的,里面提出了具體劃定辦法。第一個是生態保護紅線到底保護什么。第二在哪兒劃,第三個問題怎么樣來劃,這么三個問題。所以這三個問題搞清楚,生態保護紅線才能科學劃定。
第一,對生態功能重要的區域劃定,目的是提供生態產品。第二,對一些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的區進行劃定,主要目的是保護物種自然資源。第三,就是對生態環境非常敏感脆弱的地區,也需要劃,劃的主要目的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保障生態安全。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內蒙古的渾善達克荒漠,生態保護價值不是特別重要,但一旦破壞之后容易形成沙塵源,對華北地區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這個地方雖然生態價值不是很高,但是它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會產生環境影響,所以需要劃定。具體怎么劃,有具體評估模型,我們要對生態重要性進行評估與分級,對于重要的區域要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范圍。這個都是非常專業的,如果大家需要的話,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書面的材料。
剛才提問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好多人認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以后,可能會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影響,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理解。從環境保護上來講,大家很長時間認為環境保護跟經濟發展對立的,我覺得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生態紅線的劃定,與經濟發展一定不是對立的。
這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比如說我們在長江源,如果在長江源進行放牧的話,局部地區可以獲得收益,但是放牧以后會產生一些危害,它是沒有利益的。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地方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以后的所謂影響,只是看到了很小的范圍。那么,影響局部的利益怎么辦呢,要進行生態補償,通過生態的補償來解決局部地方和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所以生態紅線的劃定要從整體利益來考慮的。
第二,涉及到一個價值的衡量標準,我們現在所說的影響經濟的發展,只是看到這個地方開發以后,能夠增加多少錢,但是實際上他沒有考慮產生的生態價值,如果把生態價值也算進去的話,那我們劃定紅線以后,一定產生的價值是更高的。比如說我們在神農架,有些地方開發,大家都算過的,開發一畝地,一年產生多少錢,而同時產生生態價值是很高的,所以說生態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大家沒有看到整體性,沒有看到一個綜合的利益。
大家特別關心生態補償,補償多少錢。從江蘇、福建的實踐來看,他們有一些核算標準。比如說紅線里面,林地補償多少錢,濕地補償多少錢,草地補償多少錢,給予了具體的價值核算。第二是錢哪兒來,一方面地方拿出了很多錢進行補償,像江蘇省每年拿出20個億來。國家層面的補償,重要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每年有400多個億,以后向生態紅線這些區域進行轉移,這樣的話能夠對生態保護紅線地區,限制發展的地方,通過建立生態補償,不影響它的發展。那么補償怎么用呢,一是給予直接經費;二是通過給予補償作為一個造血的功能,來發展對于當地適合的產業,更有利于生態保護,也更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江蘇的吳忠縣,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劃定以后當地居民收入沒有減少,反而收入增加。是通過生態補償,當地發展與資源稟賦更適合的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主持人: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國家環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