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學寶
本報通訊員 王新杰 潘偉
古為蘊,青為色,水為魂。走進青州,古樸典雅又充滿生機的小城,讓人賞心悅目,舒適感頗強。近年來,青州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宜居宜業宜游城市。今年1月,該市成功摘取中國人居環境獎綜合獎,是山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青州歷史悠久,是“古九州”之一。近年來,為使歷史文物古跡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青州市先后投資10多億元,對歷史文化街區、云駝風景區、博物館等進行高標準保護性提升,全面展示“古、青”交融的歷史文化名城內涵,并重點對偶園片區進行立面修復和配套管網改造,古城景區成為展示青州城市文化品牌的靚麗名片,“青州古城游”成為享譽全國的特色旅游品牌。
青州市加大城市建設投入力度,先后建成新廣電中心、云門劇院、企業發展中心、益王府路立交橋等城市功能性項目,完成南環路、海岱路、范公亭路等30多條城市主次干道提升改造,新增雨污分流管網240公里,城區道路設施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倡導綠色出行,建成城市綠道近400公里,公共自行車總數達到1萬輛600個站點,自行車使用率達到每天萬人次以上。2014年6月,綠道項目被住建部列為第三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項目。全市還積極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去年3月成功列入首批山東省級海綿城市試點縣市,并獲專項資金1676萬元。
穿城而過的南陽河,是青州的母親河,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我家就在附近。十幾年前這里可不是這樣,那時它是市民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河。”正在河邊漫步的青州居民王立明說。
青州市堅持生態立市,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先后投資100多億元,啟動建設河流治理工程、中心城區生態圈工程、大氣污染治理等生態城市建設八大工程近百個項目。
從2008年開始,這個市先后對流經中心城區的南陽河、北陽河、彌河等河流進行大規模綜合治理,累計投資超過20億元。同時,構建起以城區綠化為中心、以道路林蔭帶為框架、以園區綠化為補充、以山體河濱綠化為基礎的市域大環境綠化體系,形成了“一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長青”的綠化特色。
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紅廟小區是個老舊小區,20多個單位職工居住,一個單位一座樓,自成體系,基本上沒有管理。2014年,市里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紅廟小區煥然一新,路面進行了重新鋪裝,自來水進行一戶一表改造,供暖主管線更換,并且通上了天然氣。“改造時,居民只是承擔了改水和天然氣中的小部分費用,其他都是免費。現在與過去比大變樣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居住在紅廟小區24號樓3單元的張文民對記者說。
青州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創建中國人居環境獎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連續增加,2015年達到85.1%,2016年又增加民生支出18280萬元,達到417253萬元。2011年以來確定的56件民生實事,全部如期完成。
來源:山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