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6年,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穩中有進,為“十三五”經濟社會良好開局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績面前也要清醒看到,農業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穩住農業農村這個“基本盤”對穩定全局至關重要。一號文件給出明確的政策信號,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重農強農調子不能變、力度不能減。
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內在動因和外部環境正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業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并且主要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問題。順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調整工作重心,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長遠。一定要守住三條底線: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要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協調好各方面利益。要直面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陣痛,盡力降低改革成本,積極防范改革風險。調整政策、出臺措施,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特別是農民承受力,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強迫命令瞎指揮,不損害農民權益。
今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各地方各部門要切實把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農業農村工作重心轉移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來,真抓實干,奮發有為,攻堅克難,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迎接“三農”發展新的春天。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