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今天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全國338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78.8%,同比提高2.1%。其中,京津冀區域的PM2.5濃度相比2013年已經下降33%,但這里仍然是目前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在空氣質量最差的十個城市里,河北仍然占到六席。
吳季友指出,2016年,京津冀區域11月15日-12月31日的冬季供暖期間,PM2.5的濃度為135微克/立方米,是非采暖期濃度的2.4倍。
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表示,今年,京津冀區域各城市將通過錯峰生產、使用清潔能源、加強對高排放車的管控等措施,確保《大氣十條》目標能夠完成。
劉炳江強調,在今年冬天,要將居民采暖的剛需增加污染排放量,通過工業企業的減少來壓低。清潔煤替代、電代煤、氣代煤的力度,會是非常大的一年。對高排放車、柴油車的管控,對劣質油品的打擊,都是工作的重點。
劉炳江透露,區域重污染聯防聯控范圍今年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更多京津冀周邊傳輸通道城市將實行統一預警標準。“從實踐來說,每次污染發生時,絕不止2+18個城市發生污染。同一個氣象條件下,都發生污染,在同一個問題,要用同樣的“藥劑”。2+18個城市聯防已經到了增加城市的時候了。”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