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力氣建設、本應起到保護作用的自然保護區,竟屢屢發生違法違規事件,在于一些地方思想上不重視、認識上有偏差、管理上存在漏洞
近日,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向內蒙古反饋督察意見,內蒙古89個國家和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中,41個存在違法違規情況,涉及企業663家。近半保護區都存在違法違規情況,令人震驚。
自然保護區是依法劃出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統計顯示,我國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都在自然保護區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恰逢我國自然保護區發展60周年,60年來,我國基本形成類型比較齊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現已有自然保護區2700多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保護區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果來之不易。
然而,花大力氣建設、本應起到保護作用的自然保護區,緣何屢屢發生違法違規事件,甚至成為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和不良企業攫取利益的“淘金場”。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思想上不重視、認識上有偏差,認為只要把自然保護區劃出來了,就是“出了成績”,其后的保護措施如何落實并不重要,于是不管不問、一劃了之,保護區有名無實。如此,不僅會導致一些地方出現犧牲保護區利益,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的問題,還會使一些保護區在管理上出現漏洞,甚至存在嚴重瀆職失職行為。比如,有報道稱,近日就有陜西西安市民在秦嶺天華山保護區目睹野生羚牛被人下套,被鐵絲網生生勒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竟得不到保護,保護區難辭其咎。
保護區不能一劃了之。必須意識到,劃定自然保護區只是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第一步。保護區建成后,日常的監管和保護才是關鍵所在。因此,必須強化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通過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保護方案和考核評價制度,落實保護和管理職責;同時,必須嚴格監管和執法,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唯有如此多管齊下,真正做到“劃一片,保一片”,才能讓自然保護區名副其實。
■延伸閱讀
山東出臺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
本報濟南11月20日電 (記者潘俊強)近日,山東省環保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印發了《山東省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試行)》。今后,山東省45處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將不再按照保護面積進行事前補助,而是按照考核結果對達標自然保護區進行事后獎勵。
據介紹,《辦法》以自然保護區現存各類問題為導向,建立了一套考核指標體系,分別按照12項指標、58種情形考核賦分,滿分為100分。年度考核分值90分(含)以上或考核分值在60分(含)以上且分值較上年度提高的自然保護區,才可被納入年度生態補償范圍。自然保護區批準設立后出現違法違規開發問題未整改完成的,或自然保護區無總體規劃、未進行分區、無專門管理機構或代管機構的,不納入補償范圍。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