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方壘
山東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多年來,我省以占全國1%的水,灌溉了占全國6%的耕地,養育了占全國7%的人口,生產了占全國8%的糧食。農業是用水大戶,我省作為農業大省,仍面臨農業用水效率不高,節水灌溉面積比重偏低的問題。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節水農業和水肥一體化的意見》,其中提出“十三五”期間,發展節水灌溉工程面積1500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增加到75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總量和化肥施用量實現零增長,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46,鼓勵實施“互聯網+”工程,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控制和精量灌溉裝備。
在萊蕪市致遠林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宜福用手機操作果園的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通過點擊手機APP上的“開啟”按鈕,微噴灌設備便開始噴水,實現自動灌溉。這便是將“智慧灌溉物聯云系統”應用于水肥一體化設備的智能灌溉技術。
據了解,該系統的核心功能是將眾多種子、化肥、灌溉、種植專家的寶貴經驗采用計算機軟件開發形成數學模型和灌溉方案,然后通過互聯網將方案自動下載到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設備,由設備自動控制進行定量灌溉和施肥。同時,通過種植結果的反饋,系統能持續對專家模型和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從而達到精準灌溉、科學施肥、提質增效的目標。
“用上這套設備,省水、省肥又省工,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萊蕪富甲莊園農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房增利告訴記者。
萊蕪富甲莊園農林種植專業合作社以發展大棚種植和林下經濟為主,共有土地1300畝,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山地,目前已有40%的土地完成管道鋪設,可實現自動化灌溉。
房增利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與之前的大水漫灌相比,用水上,現在每畝地節水60%以上;用工上,原來需要10個勞動力才能澆完的地,現在1個就夠了;用肥上,只需要原來一半的量。綜合算下來,每畝地一年能省4000塊錢,原來一畝地一年要投入5000塊錢,現在1000塊錢就夠了。”
山東水務發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其光表示:“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可實現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有效減少肥料揮發和流失,抑制面源污染。還能夠指導種植戶科學施肥,合理用藥,減少藥物殘留,有效保障農產品安全。”
萊蕪市致遠林果專業合作社現有土地3600畝,主要種植蘋果和桃子兩類果樹。目前,3600畝林果已全部實行了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灌溉,其中涌灌3420畝、微噴灌180畝,包括微噴灌在內的約600畝地實現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對于合作社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我這里是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技術的試點,省市兩級給予極大支持。”謝宜福介紹。“在管道鋪設上,自己承擔20%的費用,省里出70%,市里出10%,共投資1080萬元。智能灌溉的區域作為試點,目前免費給予升級。”但是,智能灌溉區由于技術需求,需將原來的管道挖出來添加各種智能化設備,謝宜福表示對這部分費用暫時還難以承擔,他說:“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能澆上地就不孬了,如果上這么個自動化智能設備,投入太大了。如果沒有資金支持,暫時不會考慮將整個合作社全部實現智能化灌溉。”
針對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技術的推廣,省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宮永波表示:“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由于對使用者自身素質要求比較高、一次性投入大,目前,應首先在規模種植區、種植大戶和經濟作物區推廣。對他們而言,有了這套設備,收益相對較高,且有產出作為保障,能確保投入有所回報,調動積極性。下一步,政府也會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推動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的發展。”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