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藍色的國土,其生態環境較之陸地更為脆弱,一旦被損害,需要付出比陸地生態環境修復更多的成本和代價
□ 張智全
國務院法制辦9月5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者破壞海洋生態,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主管部門代表國家提出損害賠償要求(9月6日《海南日報》)。
隨著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不斷遞進,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日益嚴峻。2011年6月,渤海灣發生漏油事件,超過840平方公里的海域被污染,海洋生態的恢復至今還未完成。渤海灣漏油事故發生后,因為當時我國環境法律制度不完善,肇事的康菲石油公司和中海油僅支付16.83億元,用于賠償溢油事故對海洋生態造成的損失,以及承擔保護渤海環境的責任。如此低的違法成本,遠遠不能滿足海洋生態環境修復的實際需要,這凸顯了法律對治理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還沒長出“剛牙利齒”。在海洋生態環境因石油勘探而遭受破壞的現實語境下,國務院法制辦發布《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其意義自不待言。
海洋是藍色的國土,其生態環境較之陸地更為脆弱,一旦被損害,需要付出比陸地生態環境修復更多的成本和代價。從這種角度講,將海洋生態環境損害后的修復納入法治軌道,以法律的強制力保證被破壞后的海洋生態環境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修復,無疑是最優選擇。然而,綜觀以往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制度,明顯存在“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制度弊端,尤其是損害賠償的訴訟主體不明,更是讓國家層面的索賠徒有虛名。法律制度的先天不足,無助于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有效修復。故此,以更嚴的法治護航海洋生態環境,實乃題中之義。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后成果。”當前,海洋因石油勘探開發而引發的生態破壞問題日益凸顯,已經影響到了我們共同的利益。用嚴密的法治預防和懲治破壞海洋環境生態的行為,勢在必行。國務院法制辦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字里行間正是體現了這一法治原則。與現行的有關規定相比,《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勘探開發者的環境保護責任,細化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根據新環保法的有關要求,增加了責令停業、停產整治、按日連續計罰以及主管部門代表國家索賠等處罰措施。這些嚴密而完善的規定,不但解決了過去海洋生態環境被破壞后如何追責無法可依的問題,而且從嚴處罰的硬性規定,更為海洋生態環境被破壞后的修復劃出了嚴厲問責的紅線,其效果值得期待。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法律的威懾作用充分發揮的基本前提。此次國務院法制辦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完善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一旦通過并施行,必將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它將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觸到違法者的痛點,倒逼其在海洋石油勘探開發中殫精竭慮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它將更好地發揮法治的教育引導功能,培育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海洋生態文明新理念,可謂善莫大焉。
毋庸置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攻堅戰,法治是最有力的武器。只有讓法治不斷與時俱進地創新,才能“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制度保障,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才不會再陷入尷尬,讓海洋更加蔚藍才不再是奢望。
來源: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