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媛媛
6月26日,在強烈的“反建”聲中,湖北省仙桃市叫停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而在2014年6月,仙桃市城建重點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奠基并開工建設。
“鄰避運動”在中國已經持續了10多年,并逐漸走入了各方自說自話、互不信任、拒絕溝通的死胡同。特別是近年來,“上馬—抗議—停止”的過激博弈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理性溝通越來越難,回旋余地越來越小。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典型鄰避事件,幾乎每一起都是由利益失衡、溝通不暢、信任缺失、情緒焦慮等多重因素疊加所致,公眾焦慮程度與項目可接受度呈明顯的正相關。焦慮程度越高的公眾,越不傾向于支持在周邊建設項目。焦慮情緒持續放大,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在一瞬間爆發出來,出現后果難測的沖動行為。
信息溝通不暢,觸發集體焦慮
焦慮來自各方對風險程度的認知鴻溝。建設項目的潛在環境風險及實際運行情況如何?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能否落到實處?社會公眾和環保組織與政府和企業的溝通對話是否順暢?在項目立項和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三緘其口,不愿意正面回應公眾的質疑。反過來,因為不知情,公眾對項目的風險有較高估計,滋生出對健康等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的無限擔憂。
事實上,鄰避事件不單純涉及環境問題,也涉及社會治理問題。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擔心公眾不理解、不合作,甚至出現影響穩定的群體性事件,所以,不愿公開太多信息,不敢發動群眾廣泛參與,而是希望靜悄悄地把該做的事情做了。另一方面,一些公眾也缺乏必要的民主協商和理性博弈能力,不愿聽取也不相信項目組織方關于環境風險的任何解釋。這樣一來,雙方都很容易認為對方缺乏誠意與善意。
如何邁出良性溝通的第一步?政府應考慮發展定位和所在地環境容量,主動公開項目信息,讓公眾參與進來,依法民主決策。就公眾關心的項目建設情況實現信息共享,充分滿足公眾知情權,避免增大隔閡。通過多種方式,如新聞記者招待會、吹風會、來訪日等,及時通報項目進展情況;建設項目官方微博微信平臺及公示欄,及時更新相關情況,開展科普宣傳,收集群眾意見,使之成為社會各界了解項目建設和對公眾意見訴求進行有效反饋的高效平臺。同時,公眾也應適度克制情緒,合情合理合法地表達訴求。
利益平衡不夠,加劇集體焦慮
鄰避事件不單純涉及環境問題,也涉及利益平衡問題。任何一項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或工業設施,都有可能給當地某一區域的居民帶來某種負面效應,比如說潛在的健康影響、財產損失。政府部門不應回避這一現實問題,而應通過現場調查、科學核算、民主協商等方式,讓利益受損的群體得到合理補償,由受益群體支付必要的成本。
從思想認識根源看,長期以來,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發生利益沖突時,局部利益、個人利益應讓位于公共利益。但是,鄰避設施牽涉到的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都具有正當性,都應予以充分保障。不建公共設施,絕大部分人的利益都會受損;不保障公共設施周圍個體的合法利益,公共設施建設也無法順利推進。只有通過各方的妥協與讓步,補償與互助,才能找到最大利益公約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避免陷入雙輸格局。
要兼顧兩者,就需要探索建立可操作的利益補償機制。可以是現金補償,如我國臺灣地區,垃圾焚燒廠營運前由環保署按主體工程中標價的5%提供現金補償;也可以是公共服務補償,如興建學校、公園、圖書館,提高社區的品質;還可以是就業機會補償,讓利益受損者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充分合理的一攬子利益補償,會促使堅決反對者軟化立場,接受鄰避項目。
緩解集體焦慮,須留足緩沖地帶
現實中,矛盾沖突發生后,政府、企業和民眾之間,缺乏足夠的緩沖地帶。從進程上看,鄰避運動都有一個從最初的個體抗議,到通過社交媒體串聯,再到尋求意見領袖、社會公知、專業人士、社會組織支持的過程。于是,群體性焦慮感就在一個小區域內快速集中起來,形成愈演愈烈的正反饋。
緩解集體焦慮,必須有效發揮各相關主體的緩沖、隔離與冷卻作用。
比如,法國成立了各行業專家組成的公眾調查委員會,當政府與公眾就某一個事件發生沖突時,調查委員會啟動嚴格的調查程序,包括調查問卷、走訪調研、接待公眾、發布調查信息,并有具體的時間和接待公眾的次數要求,最后出具調查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有效緩解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矛盾。
社會組織也應引導利益群體理性合法地表達訴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初始階段。特別是在鄰避沖突中,社會組織應盡可能約束或勸阻其成員放棄過激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事件的參與人數和越軌行為,真正成為社會矛盾的緩沖器和調節閥。
例如,河南鄭州電子廢物拆解項目在即將引發鄰避運動之際,當地環保組織綠色中原科學理性解讀該項目對環保的益處,幫助公眾了解政府決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沖突的發生。
此外,要重視意見領袖、專業人士、公共知識分子的正向引導作用。他們往往是鄰避運動的重要參與者,揚湯止沸或推波助瀾都在一閃念之間。要建立高水平的專業化智庫,廣納賢才,平時發揮智囊與科普作用,應急時引導鄰避運動走向理性、客觀、和平的方向。
緩解集體焦慮,須建設標桿項目
要緩解集體焦慮,最根本的途徑,還是要將好項目建設好。垃圾焚燒等民生項目,不僅要在技術經濟上可行,也要從項目規劃、選址、環評、建設、運營、監督等各個環節入手,有效控制環境風險,讓項目真正站得住腳,經得起歷史檢驗。
境外的一些垃圾焚燒處理設施之所以能化解鄰避糾紛,首先在前期項目布局、選址中廣泛征詢公眾意見,通過公開招投標過程,撇開利益關聯,讓公眾了解,政府部門把項目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僅僅考慮“必須性”和“有益性”。同時,督促相關企業和項目向公眾開放,讓人們切實感知到垃圾焚燒過程是安全可靠的。
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在環境決策中真正做到充分考慮社情民意,督促相關企業及時全面公開項目信息,做到嚴格自律,確保污染物排放能達到國家最嚴標準。
通過公開運營狀況,告訴公眾垃圾焚燒確實會產生一些二噁英,但有辦法將其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垃圾焚燒確實會產生飛灰,飛灰也確實屬于危險廢棄物,但企業會固化處理后按規定進行填埋;焚燒也會有煙氣排放,但是煙氣凈化處理技術已經很成熟,塵、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關鍵指標都可以達到并且高于新的排放標準,從根本上打消公眾的疑慮。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企業走在了打造標桿項目的前列。比如光大環保能源(寧波)公司在廠外環保公示屏上實時公布所有排放數據,并在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其排放情況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與他們的在線監測數據完全一致,此舉也贏得了周邊居民的信任。
一言以蔽之,要有效緩解公眾集體焦慮,從根本上解決鄰避問題,必須及時準確公開信息,全面增強理解互信,滿足公眾核心訴求,增強公眾對美好環境的獲得感。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