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日,第五次全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的決策部署,分析核與輻射安全形勢,總結“十二五”工作,部署“十三五”任務。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吉寧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的決策部署,強化監管體系與能力建設,筑牢監管防線,確保國家核與輻射安全。
陳吉寧表示,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是新時期做好核與輻射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要著力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
一要突出依法從嚴監管,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法治保障。要完善法規標準體系,推動《核安全法》立法,積極開展地方核與輻射安全立法,優化監督機制,加大核與輻射安全執法力度。二要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形成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中堅力量。強化監管一線的監督檢查人員隊伍,加強對地方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督察巡視,優化選人用人制度和獎勵激勵制度。三要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夯實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基礎支撐。盡快建成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加強技術研發能力建設,完善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加大生態環保大數據應用力度,全面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四要強化核安全文化引領,推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全民參與。加強監管隊伍自身核安全文化建設,不斷強化對核安全理念的認同感;提高公眾在核設施選址、建造、運行和退役等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增強公眾對核能與核技術利用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陳吉寧說,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領域,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要求,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核與輻射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十二五”以來,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法規制度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機構隊伍進一步壯大,監管能力進一步提高,核安全文化進一步提升,核設施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安全隱患進一步消除,運行核電機組、民用研究堆持續保持良好安全運行記錄,核電廠未發生過2級以上事件和事故;放射源事故發生率進一步降低,從“十一五”的每年每萬枚2.5起以上持續下降至每年每萬枚1起以下,輻射環境始終保持良好狀態。
陳吉寧指出,當前,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處于快速發展期,核電安全監管任務日趨繁重,核技術利用安全監管壓力持續加大,老舊核設施和歷史遺留風險依然存在。我們必須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清醒頭腦,一方面做好源頭防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可靠性,盡一切可能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另一方面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避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受到影響。
陳吉寧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攻堅期,也是實現我國由核能、核技術利用大國向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強國轉型的關鍵時期。確保核與輻射安全,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嚴守環境質量底線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底線工程。我們要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中國核安全觀為統領,大力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陳吉寧最后強調,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處于快速發展期,對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斷提高。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人員一方面要不斷研究新問題,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事先想到、看到風險,認真做好核與輻射領域風險的預判、分析與防范,將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另一方面要繼續抓好作風建設,防微杜漸、慎獨慎初,嚴格防范廉政風險,切實守住核與輻射安全底線和反腐倡廉底線。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