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 環辦環評[2016]14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按照《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總體部署,根據《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規定,為進一步提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以下簡稱規劃環評)質量,充分發揮規劃環評優化空間開發布局、推進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改善以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現就規劃環評加強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適用范圍
(一)規劃環評應充分發揮優化空間開發布局、推進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改善以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并在執行相關技術導則和技術規范的基礎上,將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作為評價成果的重要內容。
(二)加強空間管制,是指在明確并保護生態空間的前提下,提出優化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的意見和要求,推進構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強總量管控,是指應以推進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明確區域(流域)及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上限,作為調控區域內產業規模和開發強度的依據。加強環境準入,是指在符合空間管制和總量管控要求的基礎上,提出區域(流域)產業發展的環境準入條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三)規劃環評工作要盡早介入規劃編制,并將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成果充分融入規劃編制、決策和實施的全過程,切實發揮優化規劃目標定位、功能分區、產業布局、開發規模和結構的作用,推進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改善,維護生態安全。
(四)本指導意見適用于具有明確空間范圍并涉及具體開發建設行為的規劃環評。其他規劃環評可根據規劃特點有針對性地執行本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區域戰略環境評價可參照執行。
二、強化空間管制,優化空間開發格局
(五)規劃環評應結合區域特征,從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角度,識別并確定需要嚴格保護的生態空間,作為區域空間開發的底線,并據此優化相關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布局,強化開發邊界管制。當生產、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發生沖突時,按照“優先保障生態空間,合理安排生活空間,集約利用生產空間”的原則,對規劃空間布局提出優化調整意見,以保障生態空間性質不轉換、面積不減少、功能不降低。
(六)應在生態空間明確的基礎上,結合環境質量目標及環境風險防范要求,對規劃提出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布局的環境合理性進行論證,基于環境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對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布局提出優化調整建議,避免或減緩生產活動對人居環境和人群健康的不利影響。
(七)應在全面分析區域生態重要性和生態敏感性空間分布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綜合確定生態空間,并與全國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功能區劃、水生態環境功能區劃、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保護規劃、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等相協調。生態空間應包括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和自然保護區等法定禁止開發區域,以及其他對于維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的區域。
(八)規劃區域已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應將生態保護紅線區作為生態空間的核心部分。同時,應根據規劃特點、區域生態敏感性和環境保護要求,將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區域一并納入生態空間。規劃區域尚未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要提出禁止開發和重點保護的生態空間,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提供參考依據。
(九)規劃環評的空間管制成果,應包括生態空間分布圖和優化后的生活空間、生產空間分布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及其組成區塊開發管制總圖,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撐性圖件。有關圖件應配套編制空間區塊說明表,詳細說明各空間區塊的地理位置、面積、現狀、保護對象、準入要求和管制措施等。
三、嚴格總量管控,推進環境質量改善
(十)根據規劃區域及上下游、下風向等周邊地區環境質量現狀和目標,考慮氣象條件、水文條件等相關因素,按照最不利條件分析并預留一定的安全余量,提出區域(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上限的建議,作為區域(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限值。綜合分析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排放現狀、減排成本和技術可行性,確定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的階段性目標。
(十一)根據國家、地方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及相關行業污染控制要求,結合現狀環境污染特征和突出環境問題,確定納入排放總量管控的主要污染物。一般應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磷酸鹽等水污染因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煙粉塵等大氣污染因子,以及其他與區域突出環境問題密切相關的主要特征污染因子。
(十二)針對重點控制污染物,逐一估算每個區域(流域)控制單元內各項污染物的總量管控限值。根據流域特征、水文情勢、水質監測和斷面設置等劃定適當的水體控制單元;水體控制單元應與已有水(環境)功能區、水生態環境功能區相銜接。根據區域大氣傳輸擴散條件、自然地形、土地利用和地表覆蓋等劃定適當的大氣污染控制單元。估算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限值,應綜合考慮污染源排放強度和特征、最不利排放位置、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以及環境監測水平、污染物排放監管能力等;還應選擇較小的時間尺度開展估算,有條件的可采用以天為單位提出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限值。
(十三)綜合考慮污染排放量、排放強度、特征污染物以及規劃主導產業等,確定區域內納入總量管控的重點行業。基于行業生產工藝水平、污染控制技術水平以及技術進步、污染控制成本等,篩選最佳適用技術(BAT),分析和測算重點行業的減排潛力。根據重點行業污染排放基數、減排潛力和技術經濟等因素,提出該行業的污染物排放總量管控要求。
(十四)當區域環境質量現狀超標或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已超出總量管控要求時,應根據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提出區域或者行業污染物減排任務,推動制定污染物減排方案以及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技術工藝、加強節能節水控污等措施。必要時,可提出暫緩區域內新增相關污染物排放項目建設等建議,控制行業發展規模,推動環境質量改善。
(十五)對于區域(流域)內的產業發展,在滿足環境質量目標的前提下,可以賦予地方在具體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分配上的主動權。在產業技術水平提高、清潔生產水平提高、區域污染治理水平提高的情況下,產業發展規模可以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不突破上限的情況下適當擴大。
(十六)當規劃區域環境目標、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以及水文、氣象條件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動態調整區域行業污染物總量管控要求,結合規劃和規劃環評的修編或者跟蹤評價對區域能夠承載的污染物排放總量重新進行估算,不斷完善相關總量管控要求。
四、明確環境準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十七)在綜合考慮規劃空間管制要求、環境質量現狀和目標等因素的基礎上,論證區域產業發展定位的環境合理性,提出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和差別化環境準入條件,發揮對規劃編制、產業發展和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的指導作用。
(十八)根據區域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選取單位面積(單位產值)的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環境風險等一項或多項指標,作為制定規劃區域行業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的否定性指標并確定其限值。如果規劃擬發展的行業不滿足上述指標的要求,應將其直接列入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禁止規劃建設。
(十九)建立包括環境影響、資源消耗強度、土地利用效率、經濟社會貢獻等指標在內的評價指標體系,對重點行業進行綜合評價。對規劃區域資源環境影響突出、經濟社會貢獻偏小的行業原則上應列入禁止準入類。限制準入類行業應進一步結合區域環境保護目標和要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產業現狀等確定。
(二十)根據環境保護政策規劃、總量管控要求、清潔生產標準等,明確應限制或禁止的生產工藝或產品清單。通過列表的方式,提出規劃范圍內禁止準入及限制準入的行業清單、工藝清單、產品清單等環境負面清單,并說明清單制定的主要依據、標準和參考指標。
(二十一)當區域(流域)環境質量現狀超標時,應在推動落實污染物減排方案的同時,根據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針對超標因子涉及的行業、工藝、產品等,提出更加嚴格的環境準入要求。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2016年2月24日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6年2月24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