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環評名稱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
二、規劃概要
規劃目標: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信息服務中心和現代物流中心,構建起我市現代產業的主干體系。工業企業穩定達標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5%,主要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信息化對企業效益增長貢獻率超過35%;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量為0.83噸標煤/萬元,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為9.95m3/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9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削減率為20%。
規劃規模:到2015年,工業增加值2300億元、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增加值580億元、現代物流業增加值600億元;全市工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增加值達到3480億元,年均增長13.1%,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5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400億元,年均增長13.1%。
規劃布局:調整優化“一城三區”的工業產業布局,引導企業定向集聚、集約發展。“一城”即中心主城區(老城區),以發展總部經濟、都市經濟等服務型經濟為主,實施提升性、擴張性搬遷,有序推動主城區發展空間受限的企業入園發展;東部工業區以高新區為核心,沿世紀大道向東經孫村片區至明水開發區,沿經十路向東至歷城區,依托臨港開發區和濟南航空產業園,形成臨空港特色產業區;西部工業區由經十路向西至濟南經濟開發區和平陰工業園;北部工業區依托黃河北部地區,重點發展化工產業園、濟北開發區、商河經濟開發區三大片區。
加快構筑“一城五區”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格局。“一城”即濟南軟件名城;“五區”即以齊魯軟件園為核心的軟件研發生產核心區,以山大路科技商務區和歷下軟件園為依托的軟件應用孵化區,以齊魯軟件學院和大學科技園為基礎的軟件人才教育培訓區,以長清軟件園為重點的數字創意示范區,以濟南高新區新區、濟南經濟開發區、明水經濟開發區、濟北經濟開發區、槐蔭工業園區等園區為重點的軟件技術成果轉化區。
著力打造“三園三級三層”的現代物流空間布局體系。“三園”即打造蓋家溝、擔山屯、郭店等3大物流園區;以空港、藥山、崔寨、邢村、桑梓店和出口加工區6個特色專業物流中心為二級節點。
規劃結構:到2015年,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34.8%,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8.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52%,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為60%;進一步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基本建成“數字泉城”。
三、規劃分析結論
總體分析來看,各區域工業行業規劃產業布局之間是協調的。從受評規劃與相關上位和同位規劃相關內容的分析來看,大部分規劃內容均能符合相關規劃的要求,但在“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率、信息化對企業效益增長貢獻率、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等方面與上位規劃有一定沖突。另外,規劃對“有序推進城市鋼鐵、有色、化工企業環保搬遷”方面規劃不明確,并且未提出“深入推進火電、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二氧化硫治理,推行燃煤電廠脫硝,開展非電行業脫硝示范”的規劃內容,對“工業再生水使用比例”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
四、規劃實施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概述
大氣環境影響:規劃實施后,濟南市工業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將會有所消減,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均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質量標準》中二級標準和大氣環境容量的要求。
地表水環境影響:規劃實施后,濟南市各區域的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將會進一步削減,以小清河為例,在采取全面截污+環境管理的措施下,小清河流域污水累計減排16.5萬t/d,COD減排8t/d、氨氮減排3.5t/d。預計,辛豐斷面COD和氨氮濃度分別達到40mg/L、4mg/L,小清河出境水質將得到明顯改善。
地下水環境影響:總體來看,濟南市各區域內的地下水均有超標現象,但總體來看工業發展對區域地下水的影響不大,建議對區域內發展的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生物醫藥、化工等行業應進行嚴格控制,尤其是對這及各行業的原輔材料儲存區、生產區、污水處理區以及固體廢物暫存區等小區域的防滲進行嚴格要求,嚴防含有機物的原料、未經有效處理的廢水、固體廢物等直接和地表接觸。
固體廢物處置影響:濟南市工業產生的固體廢物種類較多,主要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其中大部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根據其性質不同均進行回收利用,危險廢物也全部進行安全處置,基本未造成固體廢物亂堆亂放的現象。通過加強管理,可確保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全部進行綜合利用或有效處置,通過對處置方式的有效監管,可大大減少“二次污染”的產生。
社會環境影響:規劃實施后將會對區域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濟南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工業的發展將會帶動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大大提高濟南市人民的再就業機會;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在全市各個領域的完善,有利于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將會大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五、規劃調整建議
建議將規劃指標中的“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削減率”指標由20%調整為30%;將規劃期末的“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指標由9.95m3/萬元調整為8.15m3/萬元;將“信息化對企業效益增長貢獻率”由35%調整為45%;將“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增加值”規模由580億元調整為792億元;將“現代物流業增加值”規模由600億元調整為514億元;將“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由8.8%提高為12%;建議明確出“需搬遷的鋼鐵、有色、化工企業”名單,制定搬遷計劃。
建議平陰縣應控制發展阿膠玫瑰行業、天橋區應控制發展化工行業、高新區和章丘市應控制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濟陽縣應控制發展食品飲料行業、商河縣應控制發展農副食品加工行業。建議歷城區應適當控制鋼鐵企業的發展;章丘市應嚴格控制各電廠的脫硫脫硝措施,確保各電廠的SO2和NOX的排放濃度到2014年7月1日滿足《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中表1標準的要求。建議將現代物流業布局中的出口加工區物流中心合并到邢村物流中心;另外建議在濟南西部的農高區設置一個物流中心。
建議規劃內容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火電、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二氧化硫治理,推行燃煤電廠脫硝,開展非電行業脫硝示范”的相關內容。并明確到規劃期末“火力發電再生水使用比例不得低于50%,一般工業冷卻循環再生水使用比例不得低于20%”。
六、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十二五”期間,濟南市將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加大工業廢氣脫硫、脫硝治理,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加大廢水治理力度、增加中水回用量,改進生產工藝、提高清潔生產水平;通過以上幾種措施的實施,能確保完成“十二五”期間的工業節能減排計劃,進一步改善濟南市的大氣環境和水環境質量。
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為總體思路,著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和創新驅動戰略,優化產業布局,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符合國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發展要求和山東省“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轉變”的總體戰略;有利于構建具有濟南特色的高端高質高效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規劃實施后,全市工業布局、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工業生產工藝和清潔生產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工業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副削減,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將有所改善,將會大大促進濟南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在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和規劃調整建議后,規劃方案具有環境可行性。
八、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此次公眾意見征求范圍包括濟南市相關政府部門、濟南市民及關心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人士。
征詢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如下:
1、對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內容的意見和建議;
2、對本報告書提出的減緩措施、規劃調整建議的意見和建議;
3、對本報告書評價結論的意見;
4、對總體規劃的實施持何種態度;
5、其它有關意見和建議。
九、征求意見的具體形式和期限
請您在公告發布后10日內,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傳真、信函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該規劃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十、規劃單位及環評單位聯系方式
規劃單位: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聯系人:張慶;電話/傳真:0531-66608625;地址:濟南市龍奧大廈;郵編:250001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聯系人:李兆華;電話/傳真:0531-85870072;地址:濟南市歷山路50號;郵編: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