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梵凈山、九寨溝……各展區用多元手段呈現著作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發展現狀和研究成果,云山霧罩、碧水蕩漾,帶給人一絲清涼。
7月30日,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舉辦。“40年來我國成功申報了3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位居世界第四。”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在開幕式上說。
“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1年發起的一項政府間科學計劃,旨在應對全球日益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危機,為改善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打造科學基礎,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合理、可持續地利用和保護全球生物圈資源。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說,“人與生物圈計劃”的理念就是特別強調以科學基礎為指導的保護。
自然調查還需更多科學數據
“1973年,中國派代表團赴巴黎參加‘人與生物圈計劃’第二屆國際協調理事會,代表團骨干就來自于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說,中國科學院在生物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有50多個研究實體,200多個野外臺站,其中相當一部分臺站就設立在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保護區內。
在許智宏看來,自然資料是生態保護工作的基礎。“我們的工作起步晚,時間短,沒有長期記錄,資料是破碎的。”他說,西方發達國家的保護區有著清楚、完整的自然資料,包括水文、土壤、多樣性等等。這些本底資料有助于了解該地區生態發展趨勢。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植被生長地、動物棲息地都會隨之發生變化。“通過長年累月的環境調查搞清楚保護區的動態,才好采取相應措施。”許智宏舉例,比如西北一些保護區,羚牛長得大、吃草多、繁殖快,一旦把草都吃完了,別的動物就沒食物了。類似這種情況,就需要做一點人工干預,維持生態平衡。
許智宏指出,目前我們的自然調查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保護區只是開始利用新裝備收集資料,并沒有科學利用需要的數據。“所以人與生物圈委員會要組織培訓,教他們怎么利用好這些資料,不要等科學家來才做。其實只要受過一點訓練,就可以對數據做初步處理了。”
黑科技帶給保護區“意外收獲”
“現在有了無人機、紅外相機,調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許智宏感嘆,過去依靠巡邏員白天巡視,不僅辛苦,取到的數據還很有限,因為很多動物是晚上活動的。而如今把紅外相機放在那兒,一個月就能取回大量資料。
“2009年我們首次利用紅外拍攝,才發現臥龍有雪豹。”來自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施小剛說。作為一名保護地基層工作者,他剛剛獲得2018年度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綠色衛士獎。在臥龍工作了26年,他的經歷聽起來令很多人羨慕不已——與熊貓、雪豹“共舞”。
但實際情況卻是難以想象的艱苦。施小剛介紹,臥龍屬于高山峽谷地帶,很陡峭。調查雪豹的地方,坡度基本上在60度到90度之間,海拔在5000米以上,且常年積雪。
2016年,在對全區463平方公里進行了網格化的紅外、紫外設備布設之后,他們用一年時間收集到1000多張全區雪豹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的照片和32分鐘的視頻。施小剛說,通過對豹紋的紋路鑒定,初步判斷臥龍有至少26只雪豹。
“今年我們要做一個更具科學性的調查,通過收集糞便、毛發等鑒定雪豹個體的DNA、性別等。”施小剛說,特別是利用糞便成分分析雪豹的食物組成,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其主要食物進行調查,比如巖羊、鼠兔。“要了解這些食物的總體狀況,看是否可以滿足雪豹的生存需求。”
野外采集的數據越多,分析的準確率就越高。他們制定了一個5年的雪豹調查計劃,施小剛對此充滿期待。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