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雁凌 王學鵬
“水環境質量連續15年持續改善;83個地表水考核斷面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比例占55.4%,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至2.4%……”這是2017年山東省交出的水環境質量改善成績單。
水污染防治資金是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的重要保障,如何最大限度確保好錢花在刀刃上?山東省財政廳會同省環保廳采取“績效+競爭”方式,對3.99億元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進行了分配。充分體現誰的綜合績效好、誰的工作積極性高就支持誰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的引導作用。
記者了解到,“績效+競爭”的分配方式,主要是將績效結果的導向性、競爭性評審的激勵性有機結合,引導各市加強項目監管和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方面以去年績效結果為導向,突出正面激勵。將各市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考核完成情況、國家考核水質斷面達標情況、2017年底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執行和項目完工情況作為正向激勵的評審依據,充分發揮綜合績效“風向標”的作用,加強正面激勵。
在這方面,山東省開展了“水十條”及《山東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年度考核評估,認真落實“半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的督辦機制,全力攻堅水環境突出問題。同時,積極強化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省財政廳、省環保廳印發了《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實施細則》。山東省財政廳會同省環保廳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對各市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合規性審查,匯總形成全省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年度績效自評報告,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提出改進預算支出管理意見并督促落實。市級財政部門會同環保部門組織開展本地區績效評價工作,對各縣(市、區)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合規性審查。
另一方面,以競爭評審方式,夯實今年工作責任。要求各市對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推進措施等進行陳述答辯,并對預期治理目標和預算執行進度作出承諾。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