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河山,春風浩蕩。神州大地,鶯飛草長。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使我們的國家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祖國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再一次發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
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深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門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一步一步地朝著“美麗中國”的目標邁進。
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7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消除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大氣十條”目標已如期實現,但藍天保衛戰仍處于進行時。
持續治霾,保衛藍天。
3月26日,灰霾襲來,北京處于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之中。市環境監察總隊監察一科科長郭昊,一上班就打開熱點網格APP,他發現順義區張鎮一個點位處于“報警”狀態,隨后,環境監察執法人員迅速采取了整治措施。北京將全市劃分成1700個網格,并確定133個PM2.5濃度相對較高的區域作為熱點網格。
北京市已制定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今年的目標是全市PM2.5年均濃度繼續下降。行動計劃還分區制定了空氣質量目標。北京正在一天一天地爭取好天氣,一個微克一個微克地治理PM2.5,一刻也不停歇地落實好各項治理措施,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精細治霾,保衛藍天。
4月4日下午,河南省安陽市飛翔學校二期工程項目施工工地,綠草蔥郁,整潔有序。“以前施工工地黃土裸露,晴天積塵嚴重,雨天泥濘不堪,貨車灰頭土臉,所過之處掀起的揚塵遮天蔽日。”項目負責人王國明說,“如今,空中有塔吊噴淋,地面有霧炮噴淋,大部分地面做了硬化處理,防塵網全方位苫蓋工地,車輛進出都要‘洗洗澡’,實現了由粗放式作業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安陽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之一。市里專門成立了揚塵污染防控辦公室,發布實施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施工工地臺賬管理的通知。細致入微的揚塵管控措施得到嚴格落實,建筑施工場地面貌煥然一新。
合力治霾,保衛藍天。
在河北省氣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進一步推動針對風能、太陽能資源利用的專項服務,主動與其他部門和企業加強合作,讓能源更“風光”。清潔能源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多方面服務和支持,氣象服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們面向100多家光伏電站、60多家風電場提供火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精細化氣象預報預警服務;重點針對雷暴大風、導線舞動和覆冰等災害性天氣跟蹤服務,提升短時臨近預報預警服務能力。”省氣象服務中心主任張中杰介紹。
河北省氣象局局長張晶說:“氣象部門正在繼續跟進和落實國家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加強精準預報和減排評估等能力建設,力保科學精準治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也在有序有力開展。
今年,水污染防治加快推進。將全面落實“水十條”重點任務,對水環境問題突出和落實滯后地區開展專項督查。國控水質斷面Ⅰ至Ⅲ類水質比例達到68.4%以上,劣Ⅴ類斷面比例控制在7.3%以下,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2%。
今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進。將建立完善“土十條”實施情況評估考核機制,深入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年底前完成全國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工作。
“環境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的一個關鍵,要堅決打好打勝這場攻堅戰。”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
這次會議指出,要打幾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我們要把這7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突破口和‘牛鼻子’,抓緊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做到按圖施工、掛圖作戰,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確保七大攻堅戰役3年時間明顯見效。”生態環境部負責同志說。
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
一年一度春風暖,又到播綠好時節。
“綠化祖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廣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人人出力,日積月累,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4月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并作出重要指示,對義務植樹、國土綠化、增強全民愛綠護綠意識等重大問題提出明確要求。
行動起來綠化祖國,大江南北熱潮涌動。
——3月31日,以“助力大規模國土綠化 建設新時代美麗家園”為主題的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活動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行。來自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單位和北京市的151名部級領導,為首都再添新綠,栽下油松、銀杏等樹苗1200余株。
為實現園林綠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北京義務植樹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選擇長壽、抗逆、景觀效果好的鄉土樹種,加強樹木養護管理,確保林木成活成林。預計今年全市將新增造林綠化面積23萬畝,新增城市綠地600公頃,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達到16.3平方米。
——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全國荒漠化(機械治沙工程)試驗示范基地。無人機緩緩升空,飛向遠方,采集沙漠地貌、風向、風速、沙丘大小、沙丘坡度、植被情況等信息。治沙作業人員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治理方案,采用機械化方式固沙植綠。
“在機械化固沙過程中,一輛車配置3人,每天可治理約50畝沙丘,比傳統人工治沙效率提高了約50倍。”甘肅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沙基地總經理戴敏說,“今年的治沙施工從3月份開始,目前已累計完成近5000畝沙漠綜合治理項目,遏制了肆虐的‘沙魔’。”
——4月4日,湖南省林業廳組織相關專家,對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楊樹清理跡地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方案進行了評審。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洞庭湖3個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栽種的楊樹已全部清理。湖南省將采取自然修復、人工輔助自然修復等技術手段,逐步恢復濕地生境和生物多樣性。
拆除非法網箱養殖,取締拆除非法砂石堆場和碼頭,關停或搬遷畜禽養殖場……湖南省正緊鑼密鼓實施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堅定不移保護好“長江之腎”。
——4月9日,走進江蘇沭陽縣廟頭鎮聚賢村,村民們忙著栽花育苗。全國人大代表、村黨委書記李生,連日來穿梭于田間地頭,跟大家暢談全國兩會精神。李生說,聚賢村是全國聞名的花木之鄉,曾獲“江蘇最美鄉村”稱號,村里正在抓住各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好機遇,依托生態優勢,進一步發展壯大花木產業。
“我們正在進一步突出綠色發展,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不斷探索綠色發展的新路子,讓綠色成為鎮村的生態底色,讓綠色產業成為推動鎮村發展的富民產業。”沭陽縣委書記卞建軍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介紹說,我國將抓緊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安排工程造林任務4800萬畝,啟動建設雄安新區白洋淀上游、內蒙古渾善達克、青海湟水3個規模化林場;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抓好四旁植樹、村屯綠化、庭院美化,加強原生植被保護,建設綠色生態鄉村;深入開展社會造林,擴大“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著力提升國土綠化質量,安排退化林修復任務2700萬畝,加強資源保護管理,探索實行林長制,努力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
持續深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問題導向,敢于動真碰硬,取得顯著成效。”3月2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予以充分肯定,指出下一步要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推動環保督察向縱深發展。
“今年將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開展第一輪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再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在生態環境部成立后舉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說。
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會停歇。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治好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頑瘴痼疾,必須將改革進行到底!
生態保護體制改革持續深入。
3月28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我國首個國家公園法治研究會在這里正式成立。局長李曉南多了個頭銜:三江源國家公園法治研究會會長。“研究會將為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建設提供法學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更好地推進自然資源資產實現依法保護管理。”李曉南說。
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青海法學會會長王曉勇表示,對三江源國家公園深入開展法學法治理論研究,將為全國同類地區和其他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理論和經驗。
基層環保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個“大招”。作為全國環保垂直管理改革的首個試點省份,河北省著力破除監管盲區盲點,統籌推進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明確要求全省鄉鎮(街道、開發區、高新區等)環保所要實現全覆蓋。河北省委、省政府正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按轄區人口數量來配備相應數量的專職環保工作人員。
“鄉鎮、街道等位于環境監管的最前沿。河北這次深化改革,強化了鄉鎮環保所的監管職能,加強了和市、縣環保局的協調聯動,并將進一步消除監管盲區。”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說。
公眾參與環保渠道日益通暢。
走進內蒙古包頭市環境監察支隊環境監管調度指揮中心大廳,12部12369熱線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監控大屏幕上“24h舉報”內容不斷刷新。有舉報、必受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群眾的環境權益得到維護,環境質量改善穩中有進、穩定向好的成果得到鞏固。
“我們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借民力、解民憂,打一場防污治污的‘人民戰爭’,使全市人民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包頭市環保局負責人說。
一線治污工作機制趨于完善。
4月3日一大早,福建省建寧縣河道管理員李崇國就忙著巡查城區河道。“瞧!這河里有垃圾,不及時清理,會污染河道。”李崇國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機定位、拍照、上傳至“智慧河長”管理平臺。平臺管理人員看見這里的情況,馬上安排處理。
“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就有了‘千里眼’和‘智慧大腦’。”“智慧河長”管理平臺負責人黃傳發介紹說,該平臺整合了環保、雨情、水情、水質監測等各方面信息和資源。目前有20路全球眼監控系統對全縣主要河流進行24小時監測,92個行政村都有專管員和保潔員。
新時代,新征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人心,全黨全社會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攜手行動,奮力攻堅,我們將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子孫后代留下藍天碧海、綠水青山!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