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成君
數據分析表明,一季度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支撐基礎不斷牢固。但受制于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壓力依然較大。
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陸續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數據分析表明,一季度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支撐基礎不斷牢固。但受制于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壓力依然較大。
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
從空氣質量看,一季度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態勢,局部時段和區域有所波動。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75.5%,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9.7%。分區域看,“2+26”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6.3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15.0%,汾渭平原PM2.5濃度同比下降10.6%。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優良天數比例分別下降1.6和5.4個百分點。分時段看,1~2月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6.3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13.0%,但3月份由于氣象條件不利、錯峰生產企業恢復生產等因素疊加影響,共發生4起重污染天氣過程,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上升2.1%。
從水環境質量看,一季度全國水環境質量繼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濃度下降,一些流域水質有所反彈。1~3月全國降水量同比下降11.2%,其中3月份下降31.4%,降水空間分布呈南多北少態勢,京津冀區域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盡管受此不利氣象因素影響,全國水環境質量整體向好發展,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同比上升,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同比下降,氨氮、總磷濃度繼續下降,化學需氧量濃度保持穩定,但個別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有所下降,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有所上升。
環境與經濟協同共進態勢不斷鞏固
一季度全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進一步顯現。
一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形成。啟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境評價“三線一單”編制,強化空間、總量和準入環境管理。發布《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等10項國家環保標準,“2+26”城市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倒逼重點行業轉型升級。繼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加快落后產能退出和過剩產能化解,開征環境保護稅,調節企業環境行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態勢正在形成。
二是促進行業產能利用和經營效益提升。隨著一批污染重、能耗高、技術水平低的企業淘汰出清,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達標企業生產負荷明顯提高。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5%,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鋼鐵、有色等高耗能行業接近市場出清狀態。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1%,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分別增長97.7%和56.8%。
三是推動綠色產業投資和環保產業壯大。中央財政下達2018年污染防治資金95億元,有效帶動地方和社會投入。1~3月,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行業投資增長34.2%,比2017年全年上升10.3個百分點。據測算,2017年環保產業產值約1.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4%。環保領域上市公司效益持續提升,142家節能環保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凈利潤超億元的企業有78家,凈利潤增幅達到或超過100%的有33家。
一些趨勢性問題值得關注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導向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變化總體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但應高度關注一些趨勢性問題。
第一,傳統產業增長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傳統產業增長與空氣質量改善的負相關特征明顯,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空氣質量出現反彈的省份,其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同比上升,特別是火電、粗鋼等產品產量增長較快。生態環境部門審批的化學制造、有色金屬等高耗能行業項目中,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比重較高,一旦投產將加大區域生態環境壓力。
第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步伐趨緩。2017年,全國煤炭消費比重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上升1.3個百分點,能源結構改善趨勢明顯。但能源消費總量自2015年以來呈逐年回升態勢,煤炭消費總量增長由負轉正,石油表觀消費量增速加快。一季度,原煤產量、煤炭進口量、原油加工量分別增長3.9%、16.6%和7.5%,延續了2017年以來的回升態勢。
第三,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研究表明,公路單位運量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是鐵路運輸的13倍。一季度,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7%,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4%,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鐵路貨運量增速相對加快,但公路運輸的主導地位仍在加強。
第四,環境治理資金保障難度加大。近期,財政部等部門陸續出臺規范PPP發展、銀行資管新規等防風險舉措,對環保類PPP項目影響尤為明顯,一些地方存在項目落地難、推進慢等問題。
此外,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生態環境壓力有待跟蹤評估。從短期看,涉及行業減少生產,對環境的直接影響是有利的。從中長期看,會涉及行業企業利潤下滑,進而影響環境治理,同時,我國對美反制措施涉及行業(如種養業)勢必加大國內生產,一定程度加大了生態環境壓力。
總體上,當前環境經濟形勢仍然錯綜復雜,環境質量改善的壓力依然較大。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總要求,一方面,要做好藍天保衛戰、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戰役的頂層設計,加強攻堅戰之間的協同配合,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激發環境治理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加強環境經濟形勢研判,及時改進優化,提高污染防治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針對性,確保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扎實進展。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