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楠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工作的意見》,將以實施165個重點項目為抓手,為民間資本提供更多市場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165個項目中,多個項目涉及環境治理與保護,包括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等,可以預期,環境保護將成為帶動民間投資的重要領域。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環境保護重大工程中有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和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項目,為環保產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市場機遇,在環保產業中無論是提供設備還是提供技術服務,民間資本都大有可為。
■環境保護有助于刺激民間投資,完善投資結構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呈明顯放緩趨勢,引起廣泛關注。來自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91495億元,同比增長2.1%,而在去年年底這一數據還是10.1%。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高速增長。數據顯示,1月~7月,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32.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2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24.3個百分點。
基于此,如果民間投資能夠在環保領域率先強勢反彈,對于扭轉民間投資下滑的局面,可能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這樣的作用已經在呈現。根據統計,今年1月~7月,民間固定資產投放到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領域的投資同比增長7%。
可見,綠色發展正在成為投資的新焦點,在民間投資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生態環保領域的民間投資可謂“一枝獨秀”。
今后,這一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016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將其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盡管近年“大氣十條”“水十條”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推動了環保產業市場化、規模化擴容,但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仍處于發展初期,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還有相當差距。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不含環境友好產品)產值將達到3.7萬億元,環境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將達到1.3萬億元。
可見,環境保護前景廣闊,環保產業發展迅猛,對于帶動民間投資增長、完善投資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保護投入巨大,需要民間資本參與
根據國際經驗,污染治理投資占GDP的比例達2%~3%時,環境質量才能得到明顯改善。
以2014年為例,按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43974億元計算,需要1.29萬億元~1.93萬億元投資到污染防治領域。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全社會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只有9575.50億元, 缺口明顯。
建成全面小康,必須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據測算,“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至少在6萬億元以上,而如果國家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這一數據則有可能在10萬億元以上。
如此巨大的資金投入僅靠政府財政遠遠不夠,必須創新投資方式,引導民間資本進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也表示,這筆錢最終會由中央、地方政府投入和社會資本3個主要部分組成。
對于社會資本的占比,專家們基本都認為,社會資本將會成為其中的“大頭”,占比1/3~1/2。
就民間資本參與的方式而言,各地應當因地制宜,適合購買服務的,就盡可能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適合采取PPP的,就可以采用PPP的模式,廣泛吸納民間投資。
■吸引民間資本,需遵循市場機制
此前,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統計,“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5%,2015年末,產值已達4.5萬億元。
一旦大規模的民間資本被激活,環保產業發展將注入巨大活力,產值有望呈幾何級增加。
然而,相較于一些與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項目,許多環境保護項目屬于公共服務領域,直接盈利的能力不足。
對此,專家表示,要引導民間投資進入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領域,政府應當鼓勵其創新經營模式,給予其相關產業鏈的經營許可。
這樣做,一方面企業有利可圖,可以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到公共服務中來;另一方面,民間資本的進入可以有效緩解政府投入的不足,解決公共服務滯后的問題。
據了解,近年來,多家大型國有企業涉足環保領域。例如,中國中車集團將環保產業納入公司新興產業的范疇,進軍農村污水處理,中國石化、中信集團、中國鐵建等國企也紛紛進入環保領域。
對于民間資本來說,面對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巨無霸”時,可能面臨的不公平競爭,成為其投資環保領域的潛在顧慮。
“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放開市場準入,使民營投資能夠公平參與。”胡祖才說。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