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峰
自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不斷豐富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構成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綠色境界。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樸實話語概括出的科學論斷,充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的思維。不但點出了轉方式、調結構的實質,也表明了綠色發展的實質,即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得一時的發展,而是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不但豐富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強調保護又強調發展,在保護中實現新發展,在發展中實現新保護,充滿了辯證的思維和智慧。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以來,我們既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也注重尊重人民群眾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首創精神,重在形成人民群眾的綠色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改革開放走到今天,綠色發展不但是永無止境實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時代發展到今天的客觀要求。在黨的十八大閉幕后的記者見面會上,總書記曾動情地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更優美的環境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前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提出以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機整體,不但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小康社會的綠色標準,也豐富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內核,使綠色發展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新境界。綠色發展不但要讓“一方水土養得起一方人”、實現綠色精準扶貧,更要實現綠色富國、綠色富民;綠色發展不但要讓鄉親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更要“記得住鄉愁”。綠色發展不僅是物質文明的發展,更是深深植根于幾千年鄉土文化、鄉愁意識的精神文明的發展;綠色發展不但要讓人民從中受益,形成有度、有序利用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更是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偉大的思想總是來自于偉大的實踐,偉大的實踐總會豐富偉大的思想。當前,全面領會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不斷締造綠色發展的新境界、新成果,我們必須做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工作和實踐,戮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實踐中形成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綜合產業為支撐、綠色分享為特色,可復制、可推廣、集成創新式的社會治理綠色標準和體系,為到202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定型貢獻綠色成果。
綠色發展不但是治國理政的新境界,也是社會治理模式和體系的新創造。創新永無止境,符合時代發展和生產力要求的新理念是人類對社會發展和規律認識能動的反應。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總能促進社會的極大發展,新的實踐總是在呼喚真理的產生。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符合時代的脈動和人民的期盼,更是經濟基礎發展到今天對上層建筑的客觀要求。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經驗、綠色標準,中高端的綠色經濟、綠色綜合產業還存在短板,亟待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在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中所提到的“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綠色發展的新境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綠色成果,具體來說就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論述,不斷在實踐中結合實際和我國國情加以運用、豐富和發展。努力形成綠色發展新實踐,關鍵在于形成綠色發展—綠色治理—綠色和諧—綠色文明的發展態勢,讓人民在綠色發展中受益,在綠色發展中成長,在綠色發展中助力中國經濟“浴火重生”,進而在綠色文明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