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望城區一處農田里,農民在噴灑葉面阻隔劑。2016年永清環保在長沙市望城區開展的耕地修復治理面積將超過20萬畝。湖南省農業部門對各試點的修復過程及效果進行實時跟蹤和評價研究,以探索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模式。新華社記者 李 尕攝
環境產業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資本青睞。日前,一場環境企業聯合路演活動暨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吸引了包括國開金融、光大資本、中信證券在內的上百家投資機構參會。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陸續發布,環境產業政策利好持續釋放。眾多市場機遇等待資本發掘,環境產業自身也迫切需要資本助力。
發展之困
事實上,環境產業以往之所以不受資本青睞,和長期以來產業屬性模糊、定位不夠清晰有較大關系。雖然環境產業早就存在,但由于環保具備很強的市政公益事業性質,導致市場先天發育不足、產業發展空間沒有充分打開。
“環境問題的解決,沒有政府是萬萬不行的,但僅僅靠政府也是遠遠不夠的?!盓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傅濤說,政府在市政公共事業和環保事業市場化過程中一直搖擺不定,產生了很多不確定性;資本是為確定性投資的。產業的不確定性,使企業的戰略、資源、資本的配置產生了動搖,嚴重影響了產業發展。
“環保屬于地方事權。在財稅體制不對等的情況下,地方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缺錢不可能做好環保?!备禎硎荆胤秸蛘呶廴酒髽I沒有從性價比的角度認真對待環保,造成了環境產業的弱小和“偽產業”的現狀。
除了公益性與盈利性的矛盾之外,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也嚴重制約著行業發展。目前,我國的環境企業數量約為4萬到5萬家,絕大部分為小企業。這是因為早期的環境企業都是地域性的,通過與地方政府的特定關系獲得項目;這也使得企業無法向區域外擴張,發展空間受限。環境產業“小、散、亂”的格局,影響了具備技術和管理優勢的企業做大做強,也使得資本望而卻步。
“一個企業靠關系、靠信息不對稱發展,不可能得到資本長期的認同。如果缺乏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就沒有真正的環境產業,也就不能真正和資本市場對接?!备禎e例說,早期很多房地產企業也是如此,雖然有十幾億元的規模,但一個項目做完公司就解散了;原先有一萬多家企業,現在活下來的只有幾十家。
資本之舞
隨著環境污染治理需求不斷增強,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五位一體”的高度,環境產業市場化進程加速,數萬億元的市場蛋糕吸引資本競逐。不僅是葛洲壩集團、中國中鐵這樣的大型央企開始跨界布局環保市場,一些從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領域退出的社會資本也盯上了環境產業。環境產業進入了資本時代。
“環境產業具有低收入、低風險、周期長、收益穩定的特點,過去不被喜歡賺快錢的資本市場看好,現在卻成了黃金資產。例如,自來水和污水處理領域有8%到9%的收益率,同時簽訂了20年到30年的長期合同,這些BOT資產現在開始升值了。”傅濤說,如何面對資本、利用資本,大部分環境企業需要補上這一課。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發生環保并購案例上百起,涉及金額近600億元。其中,以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啟迪科技服務集團為主的四家公司,收購桑德集團持有的桑德環境29.8%的股份,交易涉及金額約70億元,創下了內地環境市場的并購金額紀錄。
資本的介入,既使得環境產業站上了夢寐以求的“風口”,發展加速;也使得原先的環境產業從業者面臨跨界資本“野蠻人”的沖擊。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認為,長遠來看,大企業進來后將加劇行業的競爭和整合,加速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如果小企業沒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就很難改變困境。
最明顯的變化是PPP項目中標價格一再“跌破底線”,引發對于惡性競爭的擔憂,令業界惶惶不安。例如,三線城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頻頻低價中標,中標價半年內幾乎腰斬;最近江蘇高郵項目創下新低:26.5元/噸。與不少業內人士測算的保守價格60元/噸至80元/噸相去甚遠。
由于中標企業多為新進入環保領域的資本,技術實力、資質和信譽都難以考察;這些工程又多為10年以上的長期運營合同,未來是否會產生運營效果不達標抑或是后期再和地方政府討價還價,甚至合同難以履行等狀況,尚有待觀察。由此可見,資本也是把“雙刃劍”。
產業之變
過去20年,我國環境基礎設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階段,污水處理廠從幾十座發展到現在的四五千座,垃圾處理規模也呈幾十倍、上百倍的增長。隨著大規模建設逐步進入尾聲,市場逐漸飽和,行業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現象初露端倪。
“為什么在市政污水、城鎮供水、垃圾焚燒等領域出現低價競爭?因為環境公共服務同質化,用戶無法識別和區分服務的優劣,加上跨界資本的低價沖擊,倒逼行業變革?!备禎f,環境產業已由原來的工程、項目時代,逐步走向產品、品牌時代。
環境產業要走向產品、品牌時代,離不開資本“催化劑”。無論是BOT還是PPP,都需要環境企業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上市融資無疑是獲取低成本資金的最佳渠道。一批優秀的環境企業,如桑德、首創、碧水源等,通過上市實現了飛速發展。
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開辟,越來越多的環境企業看到了通向資本市場的曙光。“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國家戰略。所謂多層次,既包括主板市場,也包括新三板市場?!比A泰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鄔煜說。
E20環境平臺作為環境產業咨詢服務機構,也在架起產業與資本對接的橋梁。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大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薛濤說:“我們有150家會員企業,14%在主板上市、9%在國外上市、9%在新三板掛牌;還有68%的企業沒有上市,需要資本方和基金方為他們謀劃打通資本市場的通道?!?/FONT>
“環境產業政策性強,行業非常分散。2015年超過100億元收入的公司也就是北控水務一家,達到114億元;首創70億元,碧水源52億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PE投資負責人黃健認為,環境產業尚有較大發展空間。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