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近年在科學領域的進展,這份世界知名學術期刊的主編菲利普·坎貝爾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過去數十年里在科學領域的持續投入已帶來豐碩成果,未來如果中國能繼續鼓勵獨立和創新性的科學思維,并給予年輕科學家更多時間去實現科研突破,那么中國“就有很大機會實現科技創新方面的雄心壯志”。
《自然》雜志的特寫編輯理查德·莫納斯捷爾斯基說,這10位科學家凸顯了中國創新的廣度和對于創新的承諾,中國也會繼續朝著成為科學領域領導者的目標不斷推進。
令人關注的是,有4位女性科學家名列榜單,她們從事的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和遺傳學領域。
其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生物學家高彩霞所在的實驗室,最先在農作物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家顏寧觀察到了蛋白質在原子層面如何工作,并對細胞膜上嵌入蛋白質的結構展開了深入研究;香港科技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葉玉如在基礎神經生物學上的研究和有關腦部健康的轉化研究,助推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遺傳學家付巧妹的研究,則可能改寫亞洲第一個解剖學意義上現代人的歷史。
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也名列榜單。此外入選的科學家還有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崔維成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秦為稼。這些科學家在各自的領域都有突出成就。
重大科研突破往往離不開國際交流合作,入選榜單的中國科學家多數都曾在國外留學或從事科研工作。對此坎貝爾認為:“毫無疑問中國科學家能夠為國際科學界提供非常大的貢獻,同樣國際同行也能給中國的科學發展帶來助力,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合作。”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