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重點領域進行生態補償,開展橫向補償試點
重點領域補償是生態保護補償的主要內容之一,重點領域包括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七大領域。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01—2015年累計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986億元,2011—2015年中央安排草原獎補資金773億元,2014—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資金10億元。同時,新安江等跨流域跨區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穩步推進,2012—2015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出資15億元補償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區。
在中央轉移支付這種縱向的生態保護補償之外,《意見》提出,要推進橫向生態保護補償。鼓勵受益地區與保護生態地區、流域下游與上游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關系。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釋,地區間補償主要是繼續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對口支援、新安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推動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廣西廣東九洲江、福建廣東汀江—韓江、江西廣東東江、云南貴州廣西廣東西江等開展跨地區生態保護補償試點?!把芯恐朴喴缘胤窖a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辦法。”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誰補償、誰受益,促進保護者與受益者的良性互動
生態保護補償與生態損害賠償有何不同?
“生態保護補償主體是受益者,而生態損害賠償主體是損害者?!卑l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態損害賠償是讓賠償義務人對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無法修復的,實施貨幣賠償。而生態保護補償通常采取財政轉移支付、政府購買服務或者市場交易等市場手段,讓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就是誰受益、誰補償?!?/FONT>
落實“誰受益、誰補償”,重點在于促進生態保護者與受益者的良性互動?!兑庖姟分赋鲆茖W界定保護者與受益者權利義務,推進生態保護補償標準體系和溝通協調平臺建設,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吧鷳B保護補償的支付主體是生態受益者,以及代表受益者的各級人民政府。要將生態保護補償列入各級政府預算,切實履行支付義務,確保補償資金及時足額發放,還要完善生態保護成效與資金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nbsp;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渠道籌措生態補償資金,推動保護機制法制化
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但總體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生態保護補償的范圍偏小、標準偏低,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機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行動的成效。
如何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現有生態保護補償資金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渠道比較單一?!兑庖姟诽岢龆嗲阑I措資金,加大保護補償力度。“除了增加縱向中央和地方財政轉移支付以及鼓勵橫向地區間補償之外,還要發揮市場機制促進生態保護的積極作用,使保護者通過生態產品的交易獲得收益?!卑l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建立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等體系,完善落實對綠色產品的財稅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購等政策。
生態保護補償還要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意見》明確提出,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國家重大生態工程項目和資金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傾斜。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要考慮貧困地區實際狀況,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實施范圍。
“大多數生態功能區也是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生態問題和貧困問題相互交織,生態保護補償有利于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卑l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開展貧困地區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生態保護人員。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占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補償。
由于涉及利益關系比較復雜,補償工作起步較晚,對補償規律認識還不夠,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建設還需要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意見》提出,將試點先行與逐步推廣、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有機結合,大膽探索,穩步推進不同領域、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開展生態保護補償重大問題研究,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在《意見》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明確補償原則、補償領域、補償范圍、補償對象等,并根據條例實施情況,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法。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18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