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2009年6月5日)
今天恰逢世界環境日。很高興與各位領導、專家和學者匯聚一堂,共同就“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這一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非常必要,很有意義。我代表環境保護部,對參加本屆論壇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多年來關心、支持和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戰略思想和戰略舉措,其中最杰出的貢獻之一就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鮮明地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一項戰略任務確定下來,提出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去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的戰略高度,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布局的有機組成部分。建設生態文明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是避免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重要抉擇,是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的提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實踐上的新飛躍,也是認識、把握和利用環保工作規律的新飛躍,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建設生態文明提到更加突出地位這一新的發展階段。
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建設生態文明,是長期艱巨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
生態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現實的目標。積極建設生態文明,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是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賦予環境保護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時代重任,是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目標指向,是新時期環境保護事業的靈魂所在。我們必須堅持用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眼光、戰略思維和戰略手段,來審視、謀劃、解決我國突出的環境問題,摸索出一條代價小、可持續的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路子。就是說,堅持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指導,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認為,事物的發展只有在其前后對比中才能看得明,事物的主流只有經過不同方位的審視才能認得清。探索環保新道路也不例外,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環保事業大發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30年,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沉痛的教訓。總結30年來的探索實踐,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環保新道路具有以下鮮明特征。
從探索歷程看,新道路具有繼承性和創新性。探索新道路是一個不斷“揚棄”的過程,繼承是基礎,創新是動力。每個階段的探索都是實踐的檢驗和積累,每一次創新都是實踐的總結和升華。從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保會議提出“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針,到1983年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把環境保護明確為一項基本國策,1989年第三次全國環保會議提出“八項環境管理制度”,再到2006年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提出“三個歷史性轉變”,都是在探索中繼承和創新的結果。
從探索重點看,新道路具有多重性和階段性。一切事物都是動態發展的過程,環境問題也是如此。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環境問題有其不同表現。我國正處在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階段,環保新道路既要為新型工業化服務,又要用生態文明來跨越和修正傳統工業文明的弊端。我們在探索新道路過程中必須堅持遠近結合,把探索新道路的實踐放在“三步走”、“兩個100年”、“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來看,放眼長遠,同時又要根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抓住特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最突出問題,及時調整探索重點。
從探索內涵看,新道路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環境問題是“世界問題復雜體”,涉及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技術等多種因素,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其內涵還會進一步擴大,外延也會進一步擴展,包容性會越來越強。環境保護是一項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這就決定新道路的探索必然是一個海納百川、高度開放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促進。
從探索任務看,新道路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實踐永無止境,探索永無止境。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需要我們一代接一代人的堅持不懈的探索。發達國家上百年出現的污染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集中出現,呈現出壓縮型、結構型、復合型的特點,使環境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探索環保新道路的任務更加艱巨,這就要求我們不為任何困難所惑,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
從探索途徑看,新道路具有實踐性和針對性。環保新道路的探索源于環保實踐,根本目的在于指導環保實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我們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目標和手段的統一,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善于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去探索。
堅持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指導,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是全國環保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環保工作者要按照學習實踐活動形成的共識: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政治信仰來追求、作為科學真理來堅持、作為行動指南來踐行的總體要求,繼承30年來探索實踐的成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牢牢把握正確的探索方向,堅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第一,正確處理環境與經濟的關系,繼續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探索環保新道路,首先要求我們在思想上正確認識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其核心就是要加快實現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歷史性轉變是科學發展觀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環境保護所處歷史方位的準確判斷,是全面調整環境與經濟關系的重要指南。推進歷史性轉變必須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統一安排、同時部署;積極推進科學民主決策,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歷史性轉變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困擾環保事業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著力構建充滿生機、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歷史性轉變的體制機制。
第二,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制定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既不可能為了保護環境而減緩發展甚至停止發展,但發展必須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同步推進,也絕不允許寬容污染,保護環境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環境保護必須與基本國情及其階段性特征相適應。把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環境安全、生態文明”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指導思想,把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區域發展、產業振興等重大戰略規劃結合起來,統籌考慮環境問題,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宏觀戰略體系。
第三,正確處理預防和控制的關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建設生態文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修正工業文明弊端,把環境保護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構筑有效防范環境污染和資源環境損耗的重要防線。我們必須從再生產全過程制定環境經濟政策,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貫穿于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將保護環境的要求體現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筑和服務等各個領域,落實到政府機關、學校、科研院所、社區和家庭等社會組織的各個方面,建立起全面覆蓋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保護體系;不斷創新生產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對傳統產業實行生態化技術改造,從生產源頭和全過程減輕環境污染。
第四,正確處理成本和效果的關系,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生態文明,探索環保新道路,要求從根本上建立人與自然之間平衡與和諧。我們不能坐等大自然自行修復人類造成的傷害,而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運用自然規律,實施高效的環境治理,科學地修復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依靠科技進步,堅持自主創新,積極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資金少、環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從根本上減輕環境壓力;從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異大的實際出發,積極研發高效實用、豐富多樣的環保治理技術。
第五,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完善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完善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與完備的環保基礎設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一道,共同構成改善環境質量的三大支柱。因此,建立健全與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和環境保護管理決策相一致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走勢,適時調整和完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保護先進生產能力,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使環境保護真正成為引領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航標。
第六,正確處理政府主導與公眾參與的關系,構建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境保護,政府是主導,群眾參與是重要的社會力量。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環保部門綜合管理、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境綜合管理,積極探索大部門環境管理體制。加強環保組織管理體系建設,推進管理機構向基層延伸,強化地方環保部門基礎能力,形成政令暢通、高效有力的決策執行系統。團結和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發揮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熱情,形成環保工作合力。
總之,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指導,加快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建立健全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和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和蔓延,尚未見底。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是一次對經濟發展乃至文明進步的洗禮。哪個國家能夠在危機中抓住主要矛盾并科學解決,就能在危機后從更高起點上更加穩健地發展。反之,則可能陷入社會危機的困境,甚至使發展成果毀于一旦。
按照一般規律,經濟危機形勢下的環境保護往往容易被忽視或放松。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情況下,也為我們探索環保新道路提出了新的課題。在應對危機過程中,還要不要加強環境保護,怎樣加強環境保護?全世界都十分關注。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對環境保護作出許多重要指示,強調指出要把應對這場危機看作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看作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機遇,要求把加強環境保護、振興環保產業作為克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把生態環境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擴內需、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但是,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內外部環境依然十分嚴峻。我們要積極做好有效應對的各項準備,從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研究解決環境問題,努力重塑危機后的發展方式。具體而言,要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充分發揮環評制度的宏觀調控作用。深化環評制度改革,實現從過去單純注重環境問題向綜合關注環境、健康、安全和社會影響轉變,處理好服務與把關、當前與長遠、效率與質量、宏觀與微觀的關系,開辟“綠色通道”,設置“防火墻”,拓寬領域,加強調控,強化驗收,全程監管。
(二)深入研究主要污染物減排與環境質量改善的關系。著力把污染減排與改善環境質量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減排目標著眼環境質量、減排任務立足環境質量、減排考核依據環境質量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通過污染減排,從總體上遏制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逐步改善環境質量。
(三)繼續創新讓不堪重負的江河湖海休養生息的有效途徑。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不斷研究將“休養生息”政策全面滲透到重點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具體措施,推動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讓江河湖海煥發生機和活力。
(四)切實統籌推進區域與城鄉環境保護。尊重自然規律,進一步研究制定區域環境管理政策,落實全國生態功能區劃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把城市環境和農村環境作為有機整體,堅持城鄉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促進城鄉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五)主動利用倒逼機制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為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倒逼機制。要研究制定推動重點產業振興的“綠色”環保政策措施,構建全方位的污染防控體系,促進產業發展的速度、結構和效益相協調。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推動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生態化改造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導傳統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六)進一步發展壯大環保產業。環保產業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騰出和擴大環境容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產業,是形成直接生產力、創造綠色物質財富的重要產業,是有市場有潛力有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要采取有效手段,推進環保產業全面升級,盡快形成一個門類齊全、裝備先進、富有活力的環保產業體系。
(七)通過市場機制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積極推動出臺有關環境經濟政策,綜合運用財政、稅收等多種經濟手段,充分發揮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逐步建立企業保護環境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使企業污染治理成本內部化,減少環境保護對行政手段的過度依賴。
(八)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長效機制與可持續發展體制。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動的環境保護新格局,強化政府責任,明確企業是污染防治主體,鼓勵和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探索建立生態補償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等制度。
(九)有序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以“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推動環境問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走出一條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體制機制,為探索環保新道路積累經驗、創造模式,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
環境保護事業崇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堅定信心,同心協力,銳意進取,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指導,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讓祖國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國家環境保護部